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乐见传统诗词成文化新潮

    作者:李定广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3日 11版)

        近日,有媒体刊文称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或将迎来新“诗”纪。的确,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文化潮流中,青少年逐渐成为主力,在掀起一波波“诗词学习热”的同时,又掀起一波波“诗词创作热”,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写作传统诗词。

        传统文化一度遭到冷遇,但旧体诗词仍在顽强生存。骈文、古文、辞赋、散曲、文言小说等遭冷遇后,逐渐变成研究对象,创作队伍极度萎缩,唯独“旧体诗词”即传统诗词,无论怎么遭受抛弃或打压,一直以来都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诗词伴随国人悄悄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终于迎来今日传统文化复兴、传统诗词创作的春天,证明这一形式确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青少年群体的加入成为新的文化现象。青少年乐意主动创作旧体诗词,至少释放了这样一些积极信号: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他们学习创作旧体诗词,自然会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将会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古典诗词乃至传统文化;他们创作的旧体诗词将来又会成为新的传统文化,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做到生生不息。

        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归功于作为审美文化代表的诗词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其次得益于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顺应时代潮流和大众需要,将传统文化推到大众面前;再次,得益于主流媒体对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动,尤其是媒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活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诗词基因。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朝气蓬勃的象征,他们成为古诗词学习和创作主体,说明古典诗词符合新世纪文化发展潮流,是新时代的“潮”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旧体诗词创作不像白话诗写作那样容易,需要一定的古典诗词修养。虽然比起经历过文化断层的前一代人,当代青少年在旧体诗词写作上起点更高、更有优势,但由于目前普遍缺少诗词修养较高的教师,青少年整体诗词创作水平不甚理想。在2018年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比例大幅增加后,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需要自觉提高自身诗词修养,在诗词文化潮流中“传道授业解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为民族性最强的传统文化门类,诗词的中国式美感已经表现出强大优势。对诗词雅文化新潮的来临,我们乐观其成。

        (作者:李定广,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