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4月28日,一批为幸福而奋斗的优秀代表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掌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大会上,99个集体和697名个人分别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
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淘粪工人时传祥、石油“铁人”王进喜,到改革开放后的数学家陈景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新时期技术型工人包起帆、“当代雷锋”郭明义,到今天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们:为“一带一路”筑梦的中国工程师徐州、行走在创新路上的“土专家”谭文波、将大楼建上云端的工程师陆建新……
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时代先锋,他们的故事可以串联成一部当代史;他们的精神勾勒出社会发展的脉络。
知识型产业工人的春天
一针一线,织得千年锦绣;一钉一锤,筑牢万里河山。劳动推动社会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变化,生产力在发展,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式也在变化,劳模的结构也随时代发展而改变。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长期关注劳模群体:“革命时期,劳动模范‘敢革命,不怕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模范‘苦干,实干’;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陈景润、彭加木、袁隆平等知识分子劳模,成为一代人的楷模。”
更加注重知识和创新,是新时代劳动模范的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此次表彰中,科教人员151名,占21.66%;产业工人290名,占比超四成。在2015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中,2968人受到表彰,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有1024名,其中两院院士1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90人。
这也正是时代的缩影。“工业4.0”为代表的智能化新技术的到来,“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更加强调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的制造业强国。
“在知识经济、‘互联网+’背景下,劳动模范身上则更多地嵌入了知识、科技、创新、发明等元素。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新时代劳动模范中,精神劳动者的比重必然不断上升。这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之必然逻辑。”田鹏颖说。
北重集团的高级技师、有北疆“兵工车王”之称的全国劳动模范郑贵有感慨:“这是知识型产业工人的春天”。
前沿科技的时尚标签
这是一个激励了几代劳动者的故事——1966年国庆节前夕,毛泽东同志特意把淘粪工人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国庆节当天,时传祥作为贵宾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
随着劳动手段改进、劳动方式变迁,劳动理念日益革新,凝结在劳动中的精神内涵不断丰富,滋养着崇尚劳动和创造的时代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追求。劳动模范也被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和元素。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新行业、新业态不断萌生,在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中,理财规划师、农艺师等新职业、新称谓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劳动模范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形象,贴在他们身上的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文创产业”这样“时尚”“炫酷”的标签,这也将影响新一代青年的人生选择。
“这里的‘时尚’不同于生活时尚,是指很多劳模是伴随着一些新兴产业或超级工程而涌现出来的。比如,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航天工程、国防工程、港珠澳大桥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劳模和技能专家,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说。
此外,在今年“五一”劳动节表彰中,农民工占比也达到历年最高,在奖章人选中共有89人受到表彰,占12.77%。在2005年的全国劳模评选中,30多名私营企业家和23名农民工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名单中。农民工劳模的出现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当时这一新兴社会群体的重视。今天,农民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俊治说,一线职工和农民工群体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比例在逐年提高,这反映出我们的评选推荐更加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
关注基层,关注百姓,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获得感,也是今天我们面对劳动的态度。
“劳动模范人才辈出,劳模先进事迹色彩斑斓,但劳模精神的内核将永葆青春魅力。有些人对劳动模范的印象还停留在‘出大力、流大汗’,认为在信息时代、智能革命的背景下不需要劳模精神。这些观点只看到了劳动手段、劳动方式的变迁,没有看到凝结在劳动中的永恒不变的劳模精神,这种精神永不过时。”田鹏颖说。
从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到大学课堂
2015年,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关爱劳模,不仅要有鲜花和荣誉,更要为他们提供“充电”的机会,要让他们从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来到大学课堂,吸取知识养分。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一个专为劳模开设的本科生班,劳模们会在这里进行四年的脱产学习。自1992年招生以来,已经培养了607名学员,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3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11人。
赵旭东认为,新的时代使命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为劳动者创造成长的平台,“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进程中,需要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也需要大规模布局合理、技艺精湛的产业工人队伍,更需要一大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
据田鹏颖介绍,很多高校,如东北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都有让劳模进课堂、讲述劳模自己的故事的做法,深受大学生喜爱,“这有利于发挥劳模精神引领的作用,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劳动和劳模的感情认同,价值认同。”
“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背景,让劳模群体在政治上受尊重、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社会中有礼遇、在文化上有传承,从而形成全社会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赵旭东说,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乐于传承、肯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大师、技师真正成为年轻人乐于学习的榜样。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俞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