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

    人文交流:中印关系的亮点

    作者:蓝建学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8日 08版)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所女子学校,学生们骑着ofo“小黄车”合影。图为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于4月27日至28日在湖北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两国及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中印关系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近年来,中印关系的内涵和外延显著拓展,步入“新常态”,人文交流的“加分效应”逐年凸显。

        中印人文交流双向推进,效果双赢,成为培养两国民众彼此好感、夯实两国民意基础的重要手段。中印人文交流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原点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国先秦时代。两国在数千年的人文交流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成为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佳话,中国的敦煌和印度的那烂陀成为两国人民文化交融互鉴的历史见证。即便在两国关系遇到挫折的时期,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都未曾中断。

        文化是中印交往的重要内容和感情防火墙,在延续两国文脉的同时也在延续着东方精神。从世界文明角度来看待,中印文化在世界中的定位可谓十分清晰。两者是基本同质的东方多元文化,比如在认知上都重经验和直觉,着眼长远和综合,强调伦理道德精神,讲求修身自省,主张天人合一,崇尚和平仁爱等。中印同质文化之间有亲和力,容易相互接受和包容。中印文明对“和而不同”与“多样性统一”等价值观的强调,也为各国文明对话与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事业竞争非常激烈,中印都面临文化产品逆差这一问题,两国完全有能力合作向世人展示东方文明和文化的魅力,打造平等、双向、互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局面。

        随着综合国力同步提升,中印双方均意识到自身博大精深的文化所蕴含的巨大“软实力”,并再度开始“重新发现对方”,相互欣赏与借鉴。去年由印度宝莱坞影星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热播,主人公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该影片最终以12.95亿元综合票房和11.98亿元分账票房收官,创造了中国非好莱坞进口片的最高票房纪录,堪称现象级票房表现。影片之所以能直击中国人内心,重要原因在于中印人民都重人情、重礼数、重交往,在价值观和社会伦理方面高度契合,中国人在印度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当前,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印人文交流蔚然成风,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与莫迪总理共同启动了内容丰富的“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内容覆盖了两国旅游合作、青年互访、博物馆交流、语言教学、经典及当代作品互译、影视交流等领域。据统计,中印之间已有14对友城友省。2017年两国人员往来超过百万,两万多印度学生在中国学习,每周有42个航班往来于两国。中印“百人青年团”互访活动进展顺利。近年来一些中国演艺团体在印度成功举办商业演出,受到当地民众欢迎和喜爱,印度成为中国文艺团体重要的潜在市场。两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将对方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国。在中国国内,练瑜伽、赏印度电影成为中国年轻人新时尚。这些交流无疑拉近了中印人民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友谊与互信。长期以来,中方从中印友好大局出发,克服了巨大困难,为印度官方香客来我国西藏地区朝圣提供了必要的便利,帮助印度香客实现了其一生的宏愿,成为两国人文交流史上的佳话。

        当然,相对两国总共接近27亿的庞大人口基数而言,中印人文往来的规模远未达到匹配和满意程度。两国交往的主力军是商界和学界,更多层次、更多领域、更多界别的人文交流有待加强,人民间直接交流更需加强,旅游、教育合作将成为未来中印关系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中印关系重心逐渐从“高政治”向“低政治”下放。换言之,边界、涉藏、军事等“高政治”议题无疑将继续影响两国关系,但其重要性和敏感度将持续下降,而中印经贸关系、民间相互认知、人文交流质量等“低政治”问题的重要性将逐年上升。未来,中印关系将逐渐依靠“草根”推动,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营造出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可持续向前发展态势。随着两国关系步入新时期,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工作的“加分价值”和战略意义势必更趋凸显。

        (作者:蓝建学,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