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8日 星期六

    比较视阈中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关系

    作者:周淑真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8日 07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它与世界各国“旧”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关系,可从政党制度在政党—国家政权、政党—政党、政党—社会的多重结构关系中,分析其盛衰成败背后的因素和逻辑。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方面。世界各国政党都是围绕着夺取政权、维护政权和参与政权而进行政治活动的。在西方国家,国家政权是各个政党竞相争夺的“标的”物,夺取政权轮流执政或继续维持政权是政党的根本目的。西方不少国家的政党制度为政治选举的强力所扭曲,遇到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各政党都把争取选举的胜利看作是头等大事,国家、社会的整体或长远利益被政党和候选人束之高阁。政府穷于应对眼前事变而难有长期规划,施政缺乏安定环境,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难以有效推进。同时分权也造成了政党在所有重要问题上包括提名、选举和执政分化的取向,造成党内系统的碎片化。

        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国家权力系统的运行起中心作用。执政党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核心力量,担负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施政既能着眼于当前,也能制定实施长期的战略规划;既能保障执政党和政府实现集中、统一领导,又能使民主党派在公共权力的运作、对执政党和政府有效监督以及现代化建设中大展宏图。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为了保持政党之间的政治张力。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方面。这是政党制度内含的重要政治关系。竞争是西方政党关系的本质和主流,这种竞争不利于团结全社会力量去解决社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各党都以使对手失去竞争优势作为本党行动目标。

        制衡和监督本来是民主的必要条件,但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衡与监督是建立在政党竞争的基础上,就使这种制衡与监督带有严重的政党偏见,容易失去对事物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致使制衡与监督变成了相互间的攻讦与掣肘,流变为政党间互相攻击、互相拆台的工具。在这些国家,政党间的关系机制既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畅通的政治参与渠道,也不能为政权提供合法性来源,更无益于社会的稳定。政党之间的恶斗又引发大规模的群体冲突,甚至发生流血事件,撕裂社会。

        “多党合作”是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具体形式,它表明在当代中国存在着多个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其次表明政党之间是一种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而非如一般多党制存在的对立、竞争和对抗关系。所谓合作,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基本态势,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在中国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以合作、非竞争、互利共赢、稳定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政党之间是一种合作、共存的友党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执政与参政的关系。

        与西方政党关系相比较,中国的政党关系有如下优势: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突破了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传统政党类型,创立了一种合作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各个政党之间的关系不是“相竞相轧”,而是“相增相长”;二是突破了以执政为目的、以竞争为手段的政党政治模式,创立了在多党合作基础上的复合形式、立体结构的关系格局;三是突破了以议会党团为中心的政治参与方式,创立了一种执政与参政有机结合、领导与合作内在统一的政党执政参政方式;四是突破了以选举为唯一形式的民主政治,创立了一种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方面。这实质上关系到政党的社会基础。西方政党都把参加议会选举当作党的活动最重要的内容,其所代表的选民构成了该政党的社会基础。当代世界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关系、问题和矛盾日益复杂。同时,经济活动之外,宗教、文化甚至语言和地域的区域和矛盾,都成为影响政党社会基础的重要因素。此外,极右翼政党的快速发展为当代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应该说传统上政党是社会力量的整合载体和工具,但现在西方国家政党已经演变成社会分化的工具,这是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当代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制,合作共赢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特征。各政党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和谐相处,共同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同时又重视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利益和要求。这样的政党制度有利于坚持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阶层人民具体利益的统一,实现各阶层人民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中互利共赢,也有利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政治团结和社会稳定,凝聚社会力量。

        (作者:周淑真,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