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走创新之路

    ——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6日 04版)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海南经济特区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在如此大区域范围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也是中国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的中国方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海南应如何以《意见》的发布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如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此,赵忠秀进行了详细解读。

    关键支点作用如何发挥

        《意见》明确将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落户海南。“中央的支持力度空前,政策体系完善的空间很大。”赵忠秀认为,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战略部署的第一招,且建设的方向明确。

        在赵忠秀看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在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全面升级,海南广阔的地理范围和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走创新之路,发挥新时代中国融入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中的关键支点作用。在发展中,海南不能简单地对标国际上的枢纽港港口城市新加坡或新兴城市迪拜等,复制转口贸易和临港的加工制造,应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通过人的全面发展,释放内生性增长潜力。

        如何将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中国开放的高地?对此,赵忠秀指出,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海南有充分的政策优势推动国内外资金的积聚和自由流动,例如人员的自由流动、商业存在的开放和自由准入以及自由港建设所需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

        “海南应分步骤形成一整套基础性制度和政策体系,许多政策将是突破性的,如与国际资金市场对接的离岸金融业务,促进国际旅游岛发展的游客免签政策、赛马项目和竞猜性彩票,更宽松的外籍技术人员和劳工的工作签证政策,更大额度的离岛免税政策以及吸引外来投资的低门槛市场准入政策等。”赵忠秀说,《意见》的政策实施意图非常明确,这些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要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也要逐步探索、稳步推进。

    营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赵忠秀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海南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四区合一”的战略着力点,也是十九大确定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的点睛之笔,更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试金石,必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海南应如何抓住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契机,融入国家战略?“关键的一条就是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赵忠秀说,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

        在赵忠秀看来,营商环境包括宏观层面的总量供给基本面、总量需求基本面、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状况以及微观层面的政府服务、产权保护、基础设施、产品市场、劳动市场、金融、商业信用与规则、土地、厂房成本、税费、跨国界交易等因素,还有中观层面的由政府确定的产业准入政策和支持政策等。海南要打造开放新高地并产生扩散示范效应,就要在这些方面完善制度,优化政策,着力提供营商的清新空气。

        打造改革开放新标杆,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工程的实施归根结底是要由人来完成的,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战略目标。”赵忠秀说,《意见》针对海南的人才实际,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发展制度建设任务,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及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要完善一系列细化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发挥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广聚海内外人才来海南发展和创业,使海南成为各类人才的聚集高地、创新创业乐土和宜居生活乐园。

        (本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