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上海落下帷幕。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闫志成、靳盼、王海丞三名学生的朗诵作品《唐诗里的中国人》获朗诵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此次盛会吸引了全国400余所高校近万名师生参加,获得朗诵类展演资格的节目仅有18个。“这部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展现了唐代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作品中的人物是我们从成千上万首唐诗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朗诵时还要揣摩当时人们的心态,努力做到身临其境。”闫志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作品能够得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闻传播通识教育。
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传院)成立于2001年。学院成立伊始,就独辟蹊径,推行通识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打通各方面知识,克服过专过窄局限
新闻传播专业的通识教育是怎么回事?带着问题,记者旁听了新传院副教授陈艳辉的“新闻调查与深度报道”课。“这门课是为大三本科生开设的,以实践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选题到采访、写作的全过程,拿出一篇高质量的深度报道。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多学科知识储备。”陈艳辉对记者说,一篇好的报道,平时的积累比采写本身更重要。
谈起开展新闻传播通识教育的初衷,新传院首任院长田中阳说:“建院之初,我们就考虑怎样办出特色,让学生顺利就业。”田中阳大胆提出,搞通识教育。在他看来,新闻学、传播学是边缘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专业教学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模式都要有的放矢,打通各个方面的知识,克服能力过专、知识面过窄的局限。
“书山论坛”是新传院2009年创办的特色讲座,不仅在湖南师大有名,而且成为长沙岳麓山大学城的知名文化品牌,截至4月24日,已举办讲座200场。新传院党委书记银海强告诉记者,主讲嘉宾不仅有新闻传播专业的专家,更多的是哲学、经济、法律、教育、军事、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这样安排,就是为了便于学生把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其他人文社科知识一起学,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起听讲座,便于互相学习交流。
新传院2012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蔡牧伶采写的深度报道《专车冲击下:长沙出租车行业生态调查》是“新闻调查与深度报道”课的作业。这篇报道2015年8月首发新华网湖南频道,获2016年度首届全国大学生网文大赛一等奖和社会评论类专项奖。正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的蔡牧伶通过微信说:“这篇报道内容涉及行业分配、职业生态、企业文化和民生等诸多领域,有一定的政策性,仅仅靠单一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才行。”
新传院在通识教育上取得的成果引起广泛关注。湖南卫视总监丁诚认为,新传院的通识教育很好处理了“专”和“通”的关系,毕业生工作后上手快,创新能力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知识,更是灵魂
如何看待专业教学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关系是新闻传播通识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尹韵公受聘担任新传院院长。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同于一般的专业知识,它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是管方向的。
记者了解到,新传院近年编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解读及阐释”等3部教材,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原著精读”精品课,举办“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解读”讲座,广受欢迎。
新传院副教授翁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原著精读”课主讲教师。他认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到教学中,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从业以后传播正能量。
在新传院,授课教师都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专业素养中。
2014年6月,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师大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启动。时任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又声强调,开展部校共建,就是要从新闻工作者培养的源头抓起,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共同培养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的一流新闻人才。
多年来,新传院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将为人与为学、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结合起来,按照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加强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修订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公共课、专业基础理论课、人文素养课、实践教学课和选修课等五大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新传院教授蔡骐认为,这些举措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并最终进学生头脑打下了坚实基础。
“素质高,讲政治、有情怀、接地气,用起来放心。”这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孔和平对新传院毕业生的评价。
沉甸甸的收获
在前不久举行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上,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5级学生王嘉怡与塞尔维亚学生导演米勒那共同拍摄的《百花齐放》获国际优秀作品奖。这只是新传院学生获得的众多奖项中的一个。
湖南师大副校长廖志坤曾任新传院院长。他对新传院在校生和毕业生获得的各种奖项如数家珍:2006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彭培成撰写的新闻论文《论新媒体话语语境下的新闻样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报业转型路径探索》分别获得第二十届和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影视专业2014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龚婷等拍摄的《厂窖记忆——幸存者口述历史》获“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特等奖;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幸福勿语》获全国“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剧目奖和最佳演出奖;新传院毕业研究生、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主持人王燕凭借知性亲和、率真豁达获中国播音最高奖“金话筒奖”。
据统计,2003年以来,新传院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未来编辑杯”征文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60项。
新闻教育家、新闻学界泰斗甘惜分、方汉奇、丁淦林对新传院开展通识教育的做法很是认可,他们曾经分别题词“天下书山”“求通天下”“书山尚勤”,予以勉励。
(本报记者 李亚彬 本报通讯员 刘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