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5日 星期三

    交流思想 凝聚智慧 形成共识

    ——专家畅谈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高建进 邱玥 訾谦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25日 06版)

        为期3天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4日落下帷幕。从这里出发,数字中国建设启航历史新征程。这些天,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企业界等各界代表集聚一堂,畅所欲言,凝聚智慧,共同展望数字中国的未来。

    数字中国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

    拥抱数字新时代

        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必须紧紧抓住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空间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能源、材料等技术交叉融合,积极发挥国家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融入和驱动作用,大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产业发展实力、政府服务质量、文化传播效益、社会治理能力和生态文明水平,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科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

    数字经济正在进入爆发期

        信息化广泛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过去的二十多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现有经济体系中,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并逐渐编织起新的产业网络,建立新的基础设施,推动形成新的、先进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方法。信息技术正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一种新的经济方式——“数字经济”正在逐渐成形,即将进入信息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爆发期和黄金期,我国在当前阶段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构建数字经济可谓是恰逢其时。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网信办网研中心特邀研究员沈阳:

    数字技术在改造人,也在改造社会

        从此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可以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规模也将得到更广泛的提升。在20年甚至10年以后,机器人的生产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很多目前需要人工所做的工作。同时,数字技术也将会大幅进入日常生活,为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此外,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必将使一部分劳动能力被替代,人类也将被机器所改造。一方面,这种改造能使人得到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人本身的能力和观念也将发生进化。因此,数字技术不仅仅改造人本身,也在改造我们这个社会。

    增强自主创新核心技术能力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我们的数字化技术需要“站上来”

        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站起来,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我们的数字化技术需要“站上来”,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特别提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他在很多场合都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也多次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他说,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这些话语在今天看来,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

    自主创新要尊重市场力量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民带来了充足的获得感,相信下一步在以下四个方面还将取得长足的进步。第一,目前我国数字建设政府层面应用较多,市场层面还有极大的扩展空间,下一步市场将更加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当下的数字技术还比较碎片化,很多技术的应用互相之间无法连接,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建立开放平台将数据、技术整合起来很重要;第三,要把技术的运用从“后台”转向“前台”,转向社会需求,只有和需求结合紧密,才能促进研发水平提升;第四,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包括和数字技术有关的材料科学等,这种技术将为未来新的技术革命打下好的基础。

        数字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城市、社区、家庭的智慧化。城市怎样通过智慧的方式来解决公共事务、解决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当社会发展到那个阶段,我们就可以既享受基础设施带来的“智慧”应用,也享受绿色、低碳的生活品质。这是一幅美好的智慧蓝图,推动这个美好愿景的实现,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加快智慧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委会主任委员尹浩:

    “万物互联”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是业界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数字经济正在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物联网发展大步前进,但应用产品碎片化比较严重,导致众多物联网企业“饿不死也长不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建议物联网产业要构建三大职能体系,即标准的规范体系、安全的保障体系、基础设施的运维保障体系,在三大体系支撑下实现网络、数据、流程、服务四个融合,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方能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世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

    打通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

        具体到行业数字化,我们看到,各行各业的“应用、平台、网络、行业终端”之间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并未完全打通,仍然有非常多的数据和业务孤岛,还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和业务断点。正是这些断点,阻碍了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华为愿意与各行各业的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密切合作,真正打通行业客户“端、网、平台、应用”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帮助行业客户基于ICT(信息和通信技术)构建新的生产和决策系统,进而释放行业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

    把“人”放在数字化的中心位置

        “人、事、物”的数字化还很不平衡,特别是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数字化能力的不平衡还存在突出矛盾。“人”的数字化还没有应有的位置,还相当薄弱;“事”与“物”的数字化还没有聚焦到“人”这个中心来,这些短板需要尽快补齐。因为只有“人、事、物”三个维度都实现了数字化,真正的数字世界才会诞生,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才能融合。正如老子所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本报记者 马跃华 高建进 邱玥 訾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