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我幸福·劳动礼赞】
早在童年时代,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铁路工人,参加铁路养护维修,艰苦奋斗、挥洒汗水。2008年,我如愿以偿调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境内杨连第桥隧工区,成为守桥护碑的“铁三代”。
“铁路架在半山腰,火车飞驰冲云霄。”峡谷中的杨连第桥是我国铁路线上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桥梁。1949年9月,为保证解放军顺利挺进大西北,在抢修陇海铁路八号桥过程中,共产党员、铁道兵杨连第制作单面脚手架,仅以一块木板为掩护,徒手攀上45米高的桥墩,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整平5座桥墩顶面,提前数天完成了大桥修复任务,并荣获了“登高英雄”称号。
作为一名铁路子弟,打小就听负责养护杨连第桥的爷爷、父亲跟我讲这段英雄往事,让我对杨连第桥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向往。2000年,我当兵复员后,主动选择了铁路,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工人。2008年,我申请来到杨连第桥隧工区,只为桥的梦想与牵挂。
到工区上班那天,临出门时,父亲嘱托我一句话,到了桥上,班要接好,工作要干好,杨连第登高精神更要传承好。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当年父亲到杨连第桥上班时,爷爷嘱托父亲的老话。一晃10年过去了,这句老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深处,鞭策、激励着我。无论是桥梁检修,还是隧道打冰、治漏,脏活、累活、险活,我都抢着去干,做合格的第三代杨连第大桥的守护者。
定期对杨连第桥梁体的钢构架、托架进行体检,除锈,油漆,是工区日常养护作业的项目之一。检修作业中,稍一用力,木板就会在半空中晃动不定,对于没有上桥体验过的人来说,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刚入行时,为了练胆量,师傅不让干活,只让上架,光坐着体验,腿吓得直哆嗦。不过这个办法确实管用,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看着、想着一代代杨连第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自己又当过兵,腿也就不再哆嗦了。
空中作业和地面作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劲使不上,缺少支撑点。平常地面10分钟、20分钟的作业,悬在半空中,则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努力。加之杨连第桥地处峡谷风口地段,冬季经常出现大风,给桥梁检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春运期间,气温更是低至零下10摄氏度,风像刀子一样。上到桥面、下至墩台检修桥梁设施,别说干活就是站到桥上,再厚的棉衣棉裤、防寒手套都是摆设。桥梁工的双手都冻裂了。遇到降雪,我们这里经常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雪都不会融化。杨连第桥上的线路钢轨、扣件和钢梁及连接零件等部件,极易发生断裂,钢梁容易出现钢材脆断、裂纹等安全隐患。
为了及时消除这些隐患,我和工友们不仅会加大荡秋千检修作业频次,还坚持用“高一档、严一格、紧一扣”的高标准,对大桥、隧道和线路实施精检细修,确保行车安全。
这几年,杨连第桥上下行钢梁桥实施换枕、除锈、喷锌、涂装和更换人行道板等施工,我冲在前、干在先。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工艺复杂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带领工友们连续克服场地狭小、高空作业危险等困难,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确保陇海铁路安全畅通。有一次,杨连第桥北侧山腰突然着火,面积达70多公顷。我和工友们第一时间携带铁锨、扫帚和灭火器材,和守桥武警官兵赶赴现场,经过连续3个多小时奋战,将大火全部扑灭,避免了事故发生。
工作是缘分,工区更是家。从踏入工区第一天起,我就是工区中年龄最小,现在也是工区最年轻的工长。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工区职工吃粮吃新鲜蔬菜要到10公里以外的镇上采购。这些年,我主动担当义务采购员,每隔两三天就要从镇上采购一批生活必需品。
作为年轻铁路工人,应该如何在艰苦岗位上发光发亮?我想说,扎根一线、奉献青春,攻坚克难、确保安全,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挥洒汗水,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本报记者 訾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