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4月,全球严格意义上拥有航母的国家,除中国以外还有8个,分别是美、俄、英、法、意、泰、巴西和印度。共装备现役航母19艘。以吨位区分,达到40000吨级(即中型航母)的有16艘,轻型航母3艘。另有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亚和韩国装备有“准航母”共6艘。
美、俄、英、法、日、印六国,其航母/准航母的任务为夺取战场制空/制海权,主要遂行舰队航母的职责。美国海军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超级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18211平方米的飞行甲板和接近7000平方米的庞大机库使其单舰能携带75至90架战机。一个包含战斗机、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的舰载机联队赋予该航母战斗群对以自身为中心,325至700公里为半径的海空域的控制。新一代福特级航母在使用全电推进和电磁弹射器后,每天舰载机出动量可达到180架次,高强度作战时可达到220架次,加上F-35C战机拥有出色的隐身突防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海军超级航母仍将牢牢把控远海控制权。
和美国超级航母相比,英、法、俄3国航母实力逊色许多。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作为世界上唯一一艘非美国所有的核动力航母,其现有作战能力也仅次于尼米兹级。戴高乐号因技术和经费问题,被迫采用法国核潜艇使用的K-15核反应堆,带来了严重的心脏病——动力不足,航速太慢。英国航母拥有部分后发优势:双舰岛提高了抗打击能力并减少电磁干扰,全电综合推进和不再尴尬的排水量(满载65000吨)。该航母目前只能使用滑跃甲板,F-35B也未到位,形成战斗力还有一段路要走。俄、印航母系出同门,都为原苏联设计的“载机巡洋舰”,它们的初始设定就是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夺控近海或中距离制海制空权,为明显的近海作战产品。在全甲板攻击情况下,出动能力只有美军的50%左右,仅能满足高强度作战下的自我防卫。日本出云级“准航母”,可以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概括。该舰具有极强的对空探测、反潜扫雷和指挥控制能力,配有与美军兼容的数据传输指挥系统和通信系统,大大强化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独立和配合美军的作战能力。
意、西、泰、巴、澳、韩六国,其航母/准航母任务为反潜、扫雷、护航以及两栖支援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更多遂行反潜/护航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复合职责。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六国选择走上英国开创的轻型航母道路或两栖攻击舰道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海军“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也是综合能力最出色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在设计定型时就明确了融合轻型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功能的多用途军舰的定位,同时考虑到一舰多用的经济性,要求能够支援两栖作战以及多元的人道维和/救灾工作。和以往轻型航母不同的是,该舰下甲板用可拆卸的隔间分隔,一边作为机库,另一边作为轻型车辆的停放甲板,如执行运输任务,则可以拆卸隔板,改为车库,反之亦然。“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优秀的综合性能和成本优势使其赢得了外销合同,澳大利亚的两艘“堪培拉级”便是“胡安·卡洛斯一世”级的外销产品。未来轻型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已经从冷战时代的反潜作战转变为提供两栖作战所需的空中支援与力量输送,甚至与以往专业两栖舰艇的界线日益模糊,轻型航母逐渐与两栖攻击舰、船坞运输舰相融合,一个新舰种(即所谓的战略投送舰)方兴未艾。
(作者:王思涵,系国防科大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