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眉山4月20日电(记者李晓东 见习记者冯帆)4月20日,记者从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上获悉,历时近3个月、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的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二期考古发掘正式结束。此次发掘共出水文物12000余件,其中包括大量兵器、火器、银锭和船钉,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明代藩王金宝。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江口明末战场遗址项目负责人刘志岩介绍,2018年1月24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彭山区文物管理所对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正式开始了第二次考古发掘。此次通过陆地调查和水面探测的结合,初步将遗址划分为大码头、望江台、巫店子和大石包四个区域。此次挖掘基本实现了确定遗址分布范围、确定围堰范围内文物分布规律、确认遗址性质和寻找沉船线索等工作目标。
在本次出水的12000余件文物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据明史记载,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世子承袭王位,止授金册,传用金宝,也就是说每个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宝,因此较金册显得更为稀少和珍贵。“在《明史·舆服志》中曾有关于藩王金宝的记载:(亲王)其宝用金,龟纽,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文曰‘某王之宝’。本次发掘出水的这枚金宝,虽然残损,但可清楚辨识出印面的篆书蜀字,因此可判断其来自蜀藩王府。”刘志岩说。
本次考古发掘出了大量的兵器,不仅有更多的铁刀、铁剑、铁叉等冷兵器,还首次发现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火器,这些兵器为确认这一处古代战场遗址提供了更多证据。此外还出水了金碗、银碗、耳环、戒指等生活用品和金银首饰,特别是诸多铭刻有双流县、温江县、德阳县和绵竹县等多处四川地名的银锭为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范围提供了实物证据。大量的船钉和铁篙的发现也为认识沉船地点提供了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