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5日 星期日

    取法天然 在地营造

    ——浙江临安“太阳公社”的乡村建设实验

    作者:陈浩如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5日 11版)

        “太阳公社”猪圈远景

        公交站

        村民大舞台

        猪圈内部

        【乡村振兴·艺术实践】

    开栏的话

        乡村,是大地上最朴素自然的农业聚落。山水村庄、稼穑生活,寄托着人们对美丽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村发展擘画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

        振兴乡村,深耕中国大地,新时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正走向田野、走向农村,他们把设计的智慧融入乡土社会的建设当中,用艺术的力量架起农耕与现代文明的桥梁。本栏目将撷取若干来自乡间的具体案例,为读者构建一个观察和了解以艺术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的窗口。

        编者按

        自给自足的传统乡村生活不仅仅是指生活用品可以自行解决,房屋、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也可以通过日常手作的方式得到供给。过度依赖外来材料和技术,传统手作和技能则会日渐边缘化甚至消逝。在浙江临安的“太阳公社”,设计师取材当地盛产的毛竹、蒲草等原材料,结合传统的竹构、编织工艺,引入当代设计元素,使长亭、猪圈、鸡舍等都成为新的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师用“在地营造”的观念和方式衔接现代生活与乡村传统,回归传统自然农业的健康模式,重塑了以农业为聚落重建生产和生活的理念和信心。

        从杭州西行约50公里,空气忽然散发出一种透明感,道路两旁的田野呈现一种纯真的青葱色。东西南天目山在此交汇而形成山脉和无数的山谷,河流的冲刷使开阔的山谷成为肥沃的良田。历代的农民在此耕耘,其中南宋绍兴年间广为流传的《耕织图》便始于此。

        这里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附近村民已大多离乡搬入附近镇上。在山谷深处三公里,路尽头有一个自然小村,村中几乎与世隔绝;村南尽端有一条山谷,长约一里而外人罕至。从山谷中向东可遥望一座形似吉兽的山峰,烟雨季则若隐若现,甚为壮观。

        在寻找了六个月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这块适合做农庄的地点。我们希望基于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的优越性,恢复有机农业生产,将建筑作为一种联系农业(包括农村和农民)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中间媒介,用以探寻自然、农业和生活的统一方式,并通过临安“太阳公社”项目进行乡村建设实验。

    建筑:延续朴素自然观

        在江南水源充沛的山区,自然的溪沟经过人的疏通,逐渐生成一片片田地。但在如此田园牧歌式的场景下,却隐含着一场场危机。近年来人口的不断流失使这些村落大多空心化,大多时间村里只有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另外,化肥、农药的普及,使本土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面临越来越大的信任危机。“太阳公社”希望以现代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恢复自然方式种植,在危机中寻找生机,在新的形势下开展一次乡村实验。

        建筑在此扮演了一个微妙而重要的角色:农场需要以一种全新的形象示人,既非生产式厂房,也不是传统的田间农舍,可能是自然趣味的现代建筑,或带着现代性的自然构造。这种现代性体现于建筑类型、材料、搭建方式以及与场所的接触。

        乡村建筑是整个农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片看似松散随意的乡村,其生产生活早已按农业历法规划得井井有条。北宋以来对二十四节气农法的梳理中,上至天文下至桑蚕渔牧及日常起居都计划得丝丝入扣。历法甚至细到了建议何日应该种植和砍伐树木,其合理性和严谨程度足以让外人感到惊讶。

        在“太阳公社”的设计中,我们期待设计一种为新农业生产而定义新形象的建筑。我们用以毛竹和茅草为主要材料的系列自然构造,建设适合田间地头的茶棚、长亭、课堂以及猪圈、鸡舍等乡村设施。它们可拆卸并易于重修,材料和人工均来自村内,低碳环保而可持续。通过这样的新建筑设计,以激发本地建造手工艺的恢复和发展。

    取材:在地性天然材料

        中国不同地域的乡村特色鲜明,最大的差异性可称为“在地性”。乡村聚落的建筑形式和空间格局一般对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因此也使其具有明显的“在地性”。在地营造,包含建造与地域条件的关系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建筑师对当地气候、环境的回应,对资源、材料的利用,亦隐含建筑师对人文、历史的思考。

        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本就是相互融合的,农业生产场域、灌溉水利工程、道路、田埂、仓库和畜舍,所有设施均在乡村建设内容之列。在建造过程中,在地性材料的建造方式有其必然优势。在现代自然设计的法则之下进行本土建造,有利于恢复建造—农业—生活之间的循环。在远离城市的环境下,乡村建造更应尽量采用本地的自然材料。

        在设计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材料充沛与否。场地周围的山坡上竹林茂密,生长着一人多高的茅草,为猪圈提供了主要材料。冬季的毛竹不易虫蛀且材质坚固。经竹匠判定,靠冬竹搭建的构筑物,在经过合适的遮光和防水以后,使用时间可以达到五年。竹子和茅草搭在一起,使用倾斜的屋面,让雨水沿着茅草的细杆流入用竹筒制作的天然排水管,最终落入农田的泥土中。

        茅草因内部实心坚硬而成为传统屋面防水材料。编织时要考虑水势方向,同时要透气。“可呼吸性”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法则,要求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可以顺畅流通,由此自然材料可以保持相当程度的干湿度和弹性,使建筑物得以持久。

        屋面设计不能采用工业防水层的做法,因为防水层的密闭会导致底层茅草迅速腐烂而无法持续。茅草片的导水构造在防水同时要保持透气,空气得以从建筑内部上升流出屋面,在雨后加速吹干茅草。茅草需要每年加厚。

        鸡舍建设在山谷尽端的农业小水库和北侧山地之间夯实的平地上,由小细木均匀插入地面形成浅基。木基的顶部以毛竹搭出一个平台,两个8✕8米的竹构单元置于其上,形成一个开敞而结实的结构,屋顶为竹瓦构造,简单快速,对结构起到稳定作用。竹构内部高挑宽敞,密布杆件,可容纳禽类栖居其上。

    营造:农民的整体参与

        农民不仅是农村设施的主要使用者,更是掌握自然材料和当地技术工艺的乡村匠人。垒土、堆石、木作、篾编等都是农民在农作闲暇之余的必备技能,农村中一切房屋、水利、日用品等生产生活需求,在过去都可以通过日常手作的方式得到供给,农村本地可自行解决。现在则因依赖外来材料和技术,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难以延续,各种手作技能日渐边缘化甚至消逝。过去以农业为基础而衍生的完整体系被打破,甚至连基本的农业技能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农村设施的建造需要乡村社会的整体参与,农业生活与建造活动一体化,即是一种整体观:建造和农业同样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建造是为了满足乡村的需求、为乡村所用,建造的时间选择要遵循传统农业历法和民俗的安排,也需全民参与。和农业生产一样,建造活动凝聚了乡村社会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在建造中重视农民的整体参与,可以使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得到保存、维持和延续。

        本地的卵石偏青灰,用以叠石筑堤、盖畜舍,无须从外地搬运。本地人熟练掌握一套特有的砌法,大小交错肌理自然而省料。搭建猪圈屋顶时手工编织的茅草采自附近山区,由公社发动村民集体编制后,再由工人挂到竹构屋顶。搭建竹屋的匠人,也成为我的合作人。罗澍青是双庙村中第三代竹匠,罗的父亲和两个兄弟都是竹匠,近年来却不得不转向其他生意,因为工业材料对乡间的渗透使竹构逐年没落,竹匠生意无以为继。这次实验遂成为复兴竹建筑手工艺的一个契机。

    乡建:农村生活可持续

        成熟的自然农业技术和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突出特征之一。我认为,当下乡村的建设应首先是农业的建设,让乡村的主要产业恢复供养其人口的功能,并在传承与吸纳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社区聚落。我们的实验意义之一即在于,寻找新自然农法在农田的落地处。

        新的农村建造景观衔接了现代和传统生活。比如,被誉为“最美猪圈”的规划包括猪群的宿舍区、喂食区、卫生间、喂水区、轮牧区和泳池,并配合猪群的活动路线设计了独立的饲养员过道,既方便投料又可最低程度影响猪的活动。在炎热晴朗的夏日,猪群在水池游泳的照片激起了所有围观者的惊叹,并为“太阳公社”的农业实验做了最好的社会推广。

        在建造中,我们设计了一座长亭。长亭建在水库堤坝上,视野开阔,通风良好。基础为已夯实的堤坝顶部,其上放置六根原木,上铺木板相连,五开间的竹构和底部的原木形成一个独立而紧密的结构体。每个单元的开间为4✕3米,尺度适合人居,既方便农民在劳作之余在此休息,也可以作为参观者休憩之所。

        2018年春天,村口新出现了一组竹建筑,这是由镇政府前一年开始出资兴建的村民大舞台。高大的竹构之下,是宽敞的平台。在此,村民可以延续风俗中的婚丧嫁娶礼仪,迎来送往,也可以组织新兴的广场舞,或在午间的艳阳中休憩,远眺一望无际的稻田。

        在公社落成的第五年,镇上专门开通了前往“太阳公社”的中巴车,从此各地慕名而至的年轻人和背包客就可搭乘公交车到达这里。两座单体量的竹结构车站出现在路旁,屋顶的茅草和精巧的竹构造,为游客展示着这里作为农业旅游目的地的乡野气息。

        从简单的材料到自然的场所营造,通过我们的设计,让原本简单的竹构变成了可以与人、与生活对话的载体。竹构在这里不光是一种对技艺的保留和延续,还成为一种社会凝聚力,不仅让建筑和乡村生活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而且重塑了自然农业传统的健康模式和以农业为聚落去重建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传统乡村实行的自然建造法,是一种融合了乡村生活、农业、文化和建造本身为一体的循环经济。这其中衍生的智慧,是人居和自然平衡的发展。我们希望探索一条乡村建设的路径:新型社区聚落、乡村社会的整体参与、在地性的建造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使乡村具备经济生产的相对独立性,辅以现代科技和物流市场等综合因素,从而创造出一个依附乡村自身环境和资源的统一体,这也是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作者:陈浩如,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