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4日 星期六

    黄冈师范学院 打好师德养成的底色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4日 09版)

      黄冈师范学院始终秉承“扎根基层,服务桑梓”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自2012年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来,学校凸显地域特色,激发红色基因活力,用“红色”打好师德底色,做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黄冈基础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敬业乐教、吃苦耐劳、基础扎实、能教善管的卓越教师,为黄冈基础教育品牌塑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全程四主题:贯穿红色教育主旋律

      学校长期致力于用红色传统构筑校园文化主基调,把红色品牌融入师范教育课堂,着力培养师范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学校坚持在一年级师范生中开展徒步陈潭秋故居等“百里毅行”活动,使学生亲近黄冈本土红色文化,形成情感认同。在二年级师范生中开展以“我懂这热土”为主题的系列红色认知活动,学习黄冈历史文化,研读黄冈名人传记,聆听黄冈红色故事,深化学生对黄冈革命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在三年级师范生中开展以“我是建设者”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研究、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系列活动。在四年级师范生中开展“黄师伴我行”系列活动,组织毕业季主题教育和学习成长经验交流会,使“红色基因”融入每个未来教师的血脉。

      四年四主题红色教育,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的叠加发力,师范生红色底子越来越厚实,师德养成越来越牢固。

    二、全程五平台:构筑红色教育主阵地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红色教育“五平台”受到全程熏陶。一是黄冈市内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与烈士陵园等一批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已经成为全校师范生稳定的思政课教学第二课堂;二是一批党史党建理论研究专家、思政名师等红色文化教学团队实现红色基因教育面对面与零距离;三是红色讲坛为师范生生动讲解“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红色精神,培养师范生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四是《黄冈红色文化概论》《红色薪传》等一批校本红色教材,全面展示黄冈红色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及精神要义,使之成为培养师范生的爱党爱国情感、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权威读本与精神食粮;五是校内红色资源展示馆用实物与图片形式直观展示黄冈红色资源,使黄冈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永久地进驻校园。

      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五平台”,既解决了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问题,又解决了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路径保障问题,实现了校内教师与校外红色教学团队共同发力,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与红色基地实际工作者并肩联手,校内红色资源与校外红色资源利用同时并举,形成了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组合拳”。

    三、全程五举措:抓住红色教育不放松

      “五举措”确保师范生红色文化师德养成教育精准落地。一是观看红色剧目。学校坚持将师德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第一教育,将《红色薪传》剧目作为师范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堂思政课;每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影剧赏析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学校制作的《董必武的红色家训》等黄冈革命文化系列微视频。二是参观红色主题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内“红馆”及校外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习,把课堂搬进“红馆”、搬进基地;遴选师范生到红色旧址遗址考察学习,接受革命精神的教育。三是聆听红色主题讲座。通过主办红色文化学术会议、利用红色讲坛开展学术讲座,与健全师范生人格教育实现精准对接。四是讲述红色主题故事。发挥学生在课堂及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讲述红色故事,强化红色记忆。五是提交红色主题作业。学生每学期在看完红色剧目后提交一份作业,在全校红色文化征文活动中提交一篇论文,在每一次参观红色基地、聆听红色讲座之后提交一份心得体会。正是这种“常抓”的韧劲,红色文化日益浸润着学生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红色基因的教育功能在润物无声中得以提升。

      红色文化育人的“五举措”,实现了红色文化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渗透,营造了校园红色文化育人氛围,铸就了师范生的师魂,使师范生一颗红心向着党、一片丹心系国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进一步秉承用“红色”打好“全程师德养成”底色的优良传统,写好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奋进篇章。(居继清 夏庆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