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大决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观国内外知名智库的发展历程,智库基金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程中,应规范并积极推进智库基金的发展壮大,重点支持一批国家高端智库的建设,提升我国智库的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
1.我国设立智库基金的重要意义
设立智库基金是国内外智库建设的普遍经验
智库基金通常是保障和支撑智库运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体现智库的财政实力和经济基础。国外众多知名智库的年度经费很大比例都来自于各类主体的捐赠,甚至一些全球知名智库本身就是由基金发起成立的。近年来,国内智库也越来越重视基金的作用,通过发起成立基金会或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等形式,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促进智库快速发展。设立具有灵活性、便利性的智库基金是顺应时代潮流、带动智库提速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设立智库基金是拓展资金渠道的有效途径
智库通过设立基金可以合理吸收和利用各类资本,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经费筹措渠道。基金既可以吸纳来自国内外各类企业的捐款,也可广泛吸引投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商业资本,同时也接受个人、政府等其他主体的捐赠。同时,相对于政府财政经费,智库基金使用的限制相对较少,可以用于科研、行政管理、公益以及符合规定的投资收益等活动,分配使用灵活且可实现保值增值。设立智库基金对于智库拓展经费来源、弥补资金不足、保障队伍稳定和完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设立智库基金是创新智库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
智库基金的管理体制一般相对灵活,在符合相应规定和章程的前提下,智库可不受基金捐助者的干预和限制。根据智库基金相关管理规则和办法,基金可用于应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及自主性研究等不同性质科研活动,还可根据需要用于人员奖励、国际交流、学术会议、实地调研、出版宣传等。设立智库基金有利于完善智库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相应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有效激发智库的发展活力。
设立智库基金是提升智库国内外影响力的有力举措
随着智库基金的使用更加灵活、来源更为多元、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智库基金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资助相关课题研究,而且广泛用于支持智库扩大影响力的各类活动,包括举办学术论坛、扩大国际交流、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鼓励成果转化和宣传、参与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等方面。设立智库基金有助于拓展智库的活动类型和内容,提升智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国内外智库基金的异同比较
智库基金的经费均主要来源于捐赠,但捐赠主体不同
国外智库基金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基金会、企业或个人的捐赠,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基金会的捐赠,企业捐赠也多通过其设立的基金会来完成。以布鲁金斯学会、胡佛研究所、卡托研究所、战略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对外关系委员会6家美国知名智库为例,其每年获得的捐赠额非常高,能够占到其年度总收入的90%以上,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国内外各种基金会的捐赠。
虽然我国智库基金的经费同样主要来自于企业、机构和个人的捐赠,但与国外智库的区别在于,捐赠的主体多数不是基金会,而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设立的“高端智库研究基金”,就是由多家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
智库基金均主要用于智库建设,但具体方向不同
国外智库在获得基金会捐赠后,一般按照捐赠方的意愿要求和智库基金专门的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区分研究经费和行政费用。研究人员主要负责开展研究,一般不参与报销过程,其收入直接以工资、奖金等形式发放。行政管理人员担负所有的行政运行工作,其工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总体而言,智库人员的收入每年基本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态势,工作任务量和收入预期均较为明确,并不与基金规模的增长直接挂钩。
我国智库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科研项目和会议、调研等活动支出以及保障机构的日常运营活动,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不配套等原因,国内智库基金主要对研究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支持,对科研人员智力成本的付出难以体现。同时,基金的支持力度对于科研和行政人员的总体收入而言,占比不高,智库人员的收入与智库基金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3.我国智库基金的发展趋势
形式上建立了越来越规范的理事会模式
我国近年陆续制定发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智库基金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倾向于实行规范化的理事会制。目前,国内主要智库基金管理方式基本都是理事会管理模式。并且,随着智库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制度越来越成熟和规范,章程不断完善,权责不断明确,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等重要岗位定期换届选举,重大募捐活动、投资活动、关联交易等重大资金分配使用事项均由理事会审定通过。
管理上倾向于通过专业团队开展运作
随着智库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对专业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多数智库主要采取设立相关处室对基金进行管理的模式,管理人员收入主要根据职级来确定。但随着巨额资本逐渐进入智库建设领域,客观上要求智库基金的管理模式随之变化,越来越需要通过专业化团队进行管理,实现合理使用。目前,商业资本捐赠后形成的智库基金,一般采用国外高校教育基金的运营模式,通过专业团队管理资金,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如有的智库将上亿元的捐款一部分用于保证本院运转的资金流动,另一部分以母基金的形式进行资金运作获得经营性收益;有的则将捐款由捐赠方代为运营管理,一部分用于智库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教育基金进行投资实现增值。
来源上进入智库领域的商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
一段时期内,我国智库基金通常主要依靠实体企业、个人、政府资金的捐赠,规模一般在几百万元左右,能够达到几千万元的就已经是较大的智库基金。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资本的迅速壮大和对智库的日益重视,进入智库领域的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打破了传统智库基金“小打小闹”的模式,部分智库基金的捐赠规模达到了1亿元以上。如,近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等,智库基金捐赠额均相当可观,有力支撑了新型智库的运营与发展。
用途上趋于根据智库特点进行多样化灵活化使用
传统智库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学术研究相关活动、日常运行工作和举办公益活动等方面。随着商业资本大规模进入智库建设领域,越来越多的智库基金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通过委托投资机构管理的方式,将部分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获得的收益作为自有资金,使用上更加灵活,避免了财政经费在使用方式和领域上的许多限制。如,在国际交流方面,智库通常需要较为频繁地出国调研、开展交流合作,并聘请外籍研究人员,这些经费的支出主要依靠智库基金,传统的财政经费难以允许这样灵活使用。
4.规范并推动我国智库基金发展的建议
顺势而为,加快设立基金促进智库发展
国内外智库发展成功经验表明,智库基金在拓展经费来源、弥补资金不足、支持学科建设、加强成果转化、拓展对外交流、改进激励机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这一大势下,国内智库应顺应、把握趋势,特别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应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研究本单位基金设立的可行性,明确基金建立的类型、方式,制定完善基金管理办法和使用机制,逐步减少对政府财政资金的依赖,通过智库基金支持智库的建设。
多方着手,积极拓宽智库基金筹措来源
智库基金的来源多少、规模大小对于基金的使用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直接影响。从国家层面,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制度上鼓励企业积极向智库基金捐赠。从智库层面,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渠道,邀请各类企业、基金会向智库捐赠,合规吸收投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等商业资本,积极开拓国内外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个人、团体等其他渠道。从企业层面,要进一步加强与智库的合作,既更好担负起助力国家决策科学化的企业责任,也善于借助“外脑”推动企业的发展,加快构建智库与企业的良性合作发展机制。
灵活多样,合理选择基金管理模式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基金管理的相关要求,根据智库基金的实际规模及使用范围合理选择管理模式。若基金规模不大,或用途较单一,管理程序简单,可在单位内部设立专业部门进行管理,以保证基金正常运转。若基金规模较大,用途较广,则可委托专业化管理团队进行运作,在保证智库发展需要的同时,将部分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此外,还可采用挂靠现有大型成熟基金会的模式,委托其代为管理,降低基金管理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基金管理运营的专业化水平。
探索创新,鼓励推动基金灵活便利使用
坚持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使用原则和方向,不断拓展智库基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式。除用于资助开展课题研究、学术成果出版推广、国际学术交流、学术研讨活动外,还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多样化活动,重点支持开展境外调研、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开展国际评奖活动、与国际NGO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活动等,提高服务政府决策的质量水平,发挥“二轨”“第三方”等特殊角色作用,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智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真正实现智库在国家战略决策咨询中的独特价值。
(作者:高国力 卞靖 陈曦 李天健,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