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南京雨花台,落花如雨,群雕叠阶。
“我们虽然苦,我们依旧有至高无上的精神愉快。”
“革命是我第一生命,我决不退社!”
“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
这是雨花英烈们写给家人的书信。当年在雨花台牺牲的英烈,留存到今天的仅有1519个名字和144张黑白照片。
4月2日,随着雨花台红色文艺创作基地清明“展示周”系列活动的启动,“信仰的光芒——雨花英烈主题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展出,一封封满怀家国情怀的英烈家书铺展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此次书法展选取雨花英烈家书为创作内容,王刚、陈金纯、朱德玲、王建根等32位中青年书法家应邀书写32位英烈的家书。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故我虽死犹存。”展览现场,河海大学学生任丽雪一字一句低声呢喃着史砚芬烈士写给弟弟妹妹的信。她说,英烈们当年都还很年轻,有些人的家境很好,但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甘愿放弃优越生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去学习,人需要有信仰,才不会迷失方向。”
一封家书,寥寥字句。说不完对至亲至爱的牵挂,道不尽家国天下的壮志豪情。王建根表示,在创作中他们力求再现出雨花英烈的精神气质,尽可能将家书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诠释出来。
“雨花英烈精神的弘扬传承,离不开好的艺术作品。书法家以艺术的形式重现英烈家书,展示了革命者的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重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说。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肖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