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01日 星期日

    有情的历史,微观的京城

    ——读陆波《北京的隐秘角落》

    作者:白惠元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01日 12版)

        《北京的隐秘角落》 陆波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读书者说】

        《北京的隐秘角落》出版之前,陆波女士已在“腾讯·大家”专栏耕耘两年,且忠实读者甚众。那个专栏的名字叫“北京的隐秘路径”,注释为:“在北京每一处屋檐下,都可能藏着故事。”陆波就是这样从微观出发,挖掘那些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讲出他们的故事,进而见微知著,勾勒出历史的草蛇灰线,寻找读者的共情点。

        题目里的“隐”字是本书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全书文稿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隐事”,即从现存文物遗迹出发,挖掘出那些隐藏于历史深处的、不为人知的生平往事,以情动人;另一部分是“隐迹”,即搜寻那些已不存在的、面目全非的城市地标物,将“过去的北京”有理有据地还原为文字,这些文字在为读者提供历史纵深视野的同时,也具有了新的史料价值。当然,这“隐”字或许还有第三层解释,那就是“恻隐”,即历史写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境遇的“同情之理解”,这是女性写作者特有的温柔。

        陆波的历史写作是以情动人的,她真正做到了写作者与写作对象之间的共情,特别是当写作对象隐没于文物遗迹时,写作者心中的“恻隐”就尤其重要。在我看来,陆波的写作初心主要是两种“情”。其一是俗世热情,这份热情关乎北京城,关乎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于历史巨变期的亲眼见证,也关乎历史的饱满血肉;其二则是隐逸情结,是出世的自由,是性情中人的自我陶冶,是闹中取静。俗世热情与隐逸情结两相参照,陆波早已把北京城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写作恰恰是她亲近自己、找回自己的生命过程。

        学会与自己相处,这是普通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生命课题;为了与自己对话,每个人更需要一处宁静的生命空间。偌大的北京城,如此喧嚣熙攘,何处最宁静呢?自然是散见于各角落的寺庙。寻访寺庙,是陆波最初的兴趣,在那些隐秘的角落里,或许藏匿着老北京的脉搏,清澈如暮鼓晨钟。当陆波亲身走进那些寺庙,当她目睹那些碑文,“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它变得鲜活,不再宁静。更或者说,历史从不宁静,因为任何一处残片都记录着某个紧张的历史瞬间。正是这样的瞬间一次次击中了陆波的心,她的写作冲动诞生于此,她想要找到那些因缘际会,把此间众生的“故事”娓娓道来。

        从写作方法上看,这种以“北京”为考察对象的历史写作早有渊源。侯仁之先生的历史地理学探索启发了陆波,也让她坚定了“田野调查”的热情与信念。只有置身于历史遗迹之中,写作者才能获得一种现场感,进而找到切入历史的新角度;而当写作者试图用文字记录那些物转星移的变迁,并还原历史人物的生活风貌时,历史学的边界也就变得活跃起来。因此,《北京的隐秘角落》并非单纯的历史学写作,而是结合了人类学、文学、美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跨界写作,其妙处正在于“非职业写作”对学科成规的不拘泥,正在于兴之所至的盎然意趣。在这个意义上,陆波十分推崇北京大学教授顾颉刚等先生在1925年4月对京西妙峰山的田野调查,它为历史研究揭开了新面向:民俗正是“活”的历史。

        那么,如何让笔下的历史“活”起来?历史写作何以血肉丰满?《北京的隐秘角落》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示范:从客观出发,最终还是要抵达主观。进一步说,先探微物,再发隐情。事实上,历史从不拒绝抒情,比如那部伟大的《诗经》,它既是中国人的情感源头,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可谓微言大义。陆波喜欢将《诗经》与《左传》对读,这时,《诗经》也就成了一种历史写作,只不过,这种历史是“有情”的历史,是文学化的历史。《诗经》记录了许多有气度有胸怀的大女子,这或许投射了陆波的理想人格,相关诗篇她沉吟至今。比如那首《载驰》: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这首诗的作者是许穆夫人,一位春秋时期的弱女子。卫国灭亡的消息传来,许穆夫人日夜兼程,赶回祖国,并不顾丈夫许穆公的阻拦,力排众议,勇敢救国。这首《载驰》记录了许穆夫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那是一个抉择时刻,她冲破了礼教,站在了国家大义一边,这令陆波钦佩不已。

        而在自己的历史写作中,陆波也颇得《诗经》真传,她尤其关注那些有着大格局的历史女性,这展现出她的女性立场。陆波所书写的女性人物可能并不美丽,甚至终身情场失意,但却为历史的发展进程贡献了自己的价值。比如清朝光绪年间的隆裕皇后,她的面容不甚美丽,既不得光绪帝恩宠,也不得慈禧太后赏识。后世讲起这段历史,都在关注珍妃的美貌,或是变法时期帝派与后派的斗争,却少有人关注这位孤独寂寞的皇后。陆波另辟蹊径,从颐和园玉澜堂出发,记录宜芸馆主人隆裕皇后的悲剧一生,并纪念她晚年的平静壮举:顶住亲王压力,迅速诏书退位,加速清王朝让权。对此,陆波的评价很有趣:虽说她“秉性柔懦”,此刻却“颇有水平”。如此笔法,岂不同样微言大义?

        如是观之,陆波的历史写作率真豁达,没有学究气,而且还带入了一种生动可感的性别视角。大历史也就被拆解为一些小故事。在这个意义上,陆波笔下的“历史”是更温情的,她有意识地给予女性更多关照,关照她们不为人知的寂寞,关照她们无处诉说的无可奈何。带着一份“同情之理解”,陆波试图用史料还原中国女性的前尘往事,进而揭示那些长久以来被遮蔽的女性命运。这是陆波的历史观,也是《北京的隐秘角落》的独特价值所在。

        (作者:白惠元,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