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30日 星期五

    90后乡村教师播撒幸福的希望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博超 本报通讯员 高浩然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30日 01版)

        【携手迈向美好生活】

        3月23日,周五一下班,湖南省溆浦县桥江镇中心小学教师唐蓉琪就坐上了去长沙的班车,周六听一天课,周日再赶回来。在这位90后乡村教师看来,让自己的学生也能享受跟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就是幸福的源泉。

        2009年,唐蓉琪考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定向招录、定向分配,毕业后回到生源地的乡村学校任教。一开始,她充满了迷茫:“宿舍卧谈会的第一个主题就是你为什么要来当老师,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都是家长的选择。”

        唐蓉琪在工作中找到了答案:“那是一种责任感。被学生需要、被家长需要,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乡村教育奋斗,这是最体现人生价值的。每个行业都有它的艰辛和喜悦,对教师而言,幸福就是播撒希望。”

        “小唐,小林到你班上啦,你好好感受一下。”小林是个顽皮的孩子,一言不合就抡拳头,每学期都会闹出震动全校的动静。

        面对这一情况,唐蓉琪并没有简单地呵斥惩罚了事,而是观察了解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小林并没有恶性动机,往往是出于“你打了我一定要还回去”的孩子气。“放烟花,对着夜空就叫欣赏,对着人就叫伤害”,通过一个个比喻,小林改变了和老师对抗的姿态,“唐老师会跟我讲道理。”小林说。

        “后来,小林的爸爸说,小林就喜欢上唐老师的课,我很开心。”唐蓉琪觉得,在改变人、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她慢慢有了为人师表的幸福感。

        在桥江镇中心小学,还有3位和唐蓉琪一样的90后公费师范生,他们注册了公众号“桥小教师成长联盟”,探讨教书育人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心得体会。“我们4个人分别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教研课,最近校长让我们做一个‘桥小名师工作室’,名师对我们而言太大了,但领导对我们信任和期待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唐蓉琪说。

        据统计,截至2016年9月,湖南省共招收培养各类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4.13万人,其中已毕业1.4万人,所有毕业生均补充到农村学校任教,深受基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已成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据对2011—2014年毕业3577名公费生的调查,已有3255人受到县级以上奖励,占91%;335人已成为所在学校校级或中层管理骨干。

        “刚刚工作的时候,比较依赖教案和教科书,往往照本宣科,后来,因为有教研的支撑和研讨,现在授课的时候会注意把知识点打散融入,启发学生的思维。”唐蓉琪说,每天五点半起床后,她都会看一个半小时的专业书,有了心得体会,再应用到教学当中。除了校内教研和母校湖南一师定期组织的返校培训,今年夏天,唐蓉琪还将参加“为中国而教”的暑期培训项目,到苏州、重庆等地参加实地教学观摩。如今,90后乡村教师拥有与城市教师同样的机会,乡村的广阔天地一样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溆浦、在湖南、在全国各地,正有千千万万90后乡村教师传递知识、播撒希望,实践着新时代园丁的梦想。

        (本报记者 刘博超 本报通讯员 高浩然)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