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但幼儿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是发展的瓶颈。要破解这一难题,必然要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实现“幼有所育”培养优秀幼儿教师。
爱心、责任心、童心,幼儿教师应当有“三心”
有爱心、责任心、童心的“三心”幼儿教师是幼教本真的守护神。爱心与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从教必须首先扪心自问的问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富有爱心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必备品德,也是赢得幼儿喜爱的关键。
责任心是对儿童和幼教事业负责任的情感、信念和认识,是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遵守规范等自觉的态度。要想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更要具备爱心和责任心。
童心是幼儿教师的特质,是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前提。童心是人之天性,是儿童教育的根。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儿童的心灵,要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要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还要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心灵的连接点就是童心,拥有童心的教师更具有靠近幼儿心灵的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也必然会赢得幼儿和家长的信任和爱戴。
能做、善教,幼儿教师要有“双技能”
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因素,而能做、善教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根据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特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两种职业技能,即本体性技能与条件性技能。本体性技能是指要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如舞蹈、美术、音乐、体育、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即“能做”;条件性技能是指将本体性技能用于保教工作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即“善教”。比如会跳舞是本体性技能,会教幼儿跳舞或者会利用舞蹈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则是条件性技能。
我国知名幼教专家张雪门先生曾说过,“会骑马的人是从马背上学会的”,指出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之道。他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作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的经验”。因此,我们要扎根实践教学土壤,培养“双技能”幼儿教师,必须要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证书标准为导向的筛选办法,构建“两种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四种形态”(学科知识、技术方法、知识与技能融合、职业活动)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全面提高学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
事业心、幸福感,让幼儿教师常有事业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优秀的幼儿教师更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幸福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工作”和“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工作得是否愉快,关系到我们人生的一半幸福。培养小小孩的幼儿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荣、最纯真、最美好、最阳光的事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事业理想,才能真正投入到幼教事业中去,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幼儿的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把幼儿教师职业当作人生追求,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
培养“有事业理想”的幼儿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把事业理想教育信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事业理想教育体系。从认知教师职业,开展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到认同教师职业,开展师范生演讲比赛、“我的教师梦”主题教育,以及师范生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着力树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忠于学前教育的事业理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民族振兴始于幼教。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幼教,育好小小孩,国家才有大未来。
(作者:文萍,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