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28日 星期三

    四川农民夜校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28日 01版)

        “弯腰、伸展、转体……跟我做,这是脊柱康复操。”几天前,一场生动的卫生课走进四川省自贡市永胜村农民夜校。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师生将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带给村民实用的相关脊柱疾病康复与健康保健知识。有村民还用手机录下教学视频,准备以后练习。

        像这样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每年在永胜村农民夜校有30多场。2016年8月以来,四川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开办农民夜校,在解决精神贫困、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四川已开办农民夜校45832所,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2017年累计开展培训85.2万场次、集中培训1835.7万人次。

        什么样的培训内容适合农民?四川坚持精准施教,各地因时因事因人合理确定教育内容、方式和载体,确保培训接地气聚人气、能落地见实效。全省农民夜校指导课程目录细分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5类117项指导课程,深化感恩奋进、艰苦创业、脱贫争先3大主题教育。同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激发了农民学习积极性。在南充市、眉山市等地的农民夜校,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由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由群众“点将”、培训效果由群众“点评”。

        把村庄当教室、大地当课堂,四川创新“必学+选学”“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等模式,在居住分散的村开展分片分组教学626.2万人次,为行动不便的农民群众开展上门送学356.8万人次,运用党员教育平台开展在线选学773.2万人次,组织现场辅学422.5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参学率和满意度。

        “我们坚持不乱铺摊子、不另搞一套,最大限度整合现有资源,夯实农民夜校建校办学基础。”四川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民夜校重点依托村级活动室,统筹整合远程教育站点、村小学、民俗文化院坝、居民院落等场地设备资源,形成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教学格局。在师资选配上,从基层干部、驻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学校教师、医务人员中择优选聘授课教师17.1万名,确保每所夜校专兼职教师有6名以上。这些教师各展所能,不仅形成了专用教材库,还建设了音像、漫画等教材,满足了群众的不同需求。

        与此同时,四川农民夜校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不断树立农村文明新风。现在,四川农村的“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越来越多,农村群众实现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