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23日 星期五

    挠力河外传

    作者:肖复兴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23日 15版)

        挠力河边的鱼梁子 肖复兴绘

        我插队北大荒,在大兴岛。之所以被称为岛,是由于它被两条河所包围。北面的一条河叫七星河,南面的一条河叫挠力河。这两条河都有古老的历史,清时记载,七星河叫西勒喜河,挠力河叫诺雷河、诺罗河,都是满语,说明清人入关主政后,这两条河在那时的版图和管辖范畴内。这两条河如同两条手臂,环绕着我们大兴岛,一直往东北方向流去,在红旗岭农场交汇。

        关于挠力河,有一个传奇,让我很是难忘。

        在我们大兴岛,紧靠挠力河的是七队。有一个叫盛贵林的北京知青,从七队调到我们农场的加工队。这是农场的新建队,是生产队之外的附属队,为生产队服务,主要工作是磨面、榨油、做烧酒,供应全农场的吃喝。加工队的建立,是农场发展的结果,能够调到那里去的,大多是懂行的行家里手。

        加工队的新建酒坊,烧出了第一锅酒,当年在我们大兴岛,这算是一件大事。豪爽的北大荒人,怎么可以没有酒喝呢?尤其在冬天的火炕上,白雪红炉,关东烟,烈性酒,老毛嗑儿(葵花子),是那时的标配。

        酒坊里一个姓韩的师傅新生的婴儿缺奶,这在那时的加工队也算是大事。没办法,韩师傅两口子只好喂一些玉米糊糊或者面汤,可孩子哪里吃得饱,整天嗷嗷地哭啼。徒弟盛贵林动了恻隐之心。听说喝鱼汤可以催奶,他便想到自己原来所在的七队。在七队时,到挠力河捉鱼是手到擒来的事,即使没有北大荒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说的那样邪乎,但总该不是什么难事。盛贵林想到挠力河给师父弄几条鱼来,给他的老婆熬汤喝。

        如果是平常的日子,到挠力河弄鱼,别说是几条,就是几十条也没有问题。从春天挠力河开化,到冬天结冰之前,挠力河就是七队自己的鱼塘。在我们整个大兴岛,吃鱼最方便最多的,就得属七队。在我的记忆里,别的队上的知青要想吃鱼,就去七队找同学。他们的鱼梁子主要的任务就是打鱼,经常是整麻袋的往队上送鱼。他们队得天独厚,沾了挠力河的光。

        盛贵林想给师父弄鱼吃,是什么时候呀?正是数九寒天,挠力河的冰都结了一两尺厚的一层。鱼梁子的人早撤了下来,猫在自家的火炕上呢。这时候打鱼,不是异想天开吗?

        但是,盛贵林心疼师父,心疼师父刚呱呱坠地的孩子,执着地非要弄两条鱼不可。他请下假,从加工队往七队赶。天寒地冻,正临近春节,路上人很少,赶到七队已是黄昏,在路口碰见了赶牛车的当地老农杨德云。听说盛贵林大老远地从加工队回来是为了弄几条鱼,给师父的老婆下奶喂嗷嗷待哺的孩子,杨德云一把拉住了他,把他拉到自己的家里。

        这时候,谁家里也不会有鱼呀,到挠力河里弄鱼,除非凿冰去取,这数九寒冬的,还不把他一个北京小知青冻个半死?从七队到挠力河,穿过队最南头的菜园,抄近路,有五六里地远。这五六里地,是一片荒野,在夏天,是沼泽地,除了野鸭野雁水獭,没有什么凶猛的动物,但到了冬天,荒草萋萋,常是野狼出没的地方。先别说去挠力河捉鱼了,就是在这半路上,遇到狼也够他一个人招呼的。杨德云怎么能够让他一个北京的小知青去冒这个险呢?

        杨德云把盛贵林拉到自己的家里,让老婆先做了个烙饼摊鸡蛋(那年月里鸡蛋是稀罕物),再让老婆把炕烧热,把炕头让给盛贵林,把家里唯一一床新被子褥子给盛贵林,然后对他说:“你一路也累了,先睡吧!”

        盛贵林还惦记着弄鱼呢,师娘等鱼汤催奶,着急的事呀。杨德云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安安稳稳地把心放进肚子里,鱼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明天你回加工队,我一准儿让你把鱼带走。”

        他说得那么坚决,盛贵林放心了,加上肚子里有了食,一路跑得也累了,躺下没一会儿就呼呼入睡了。

        半夜让尿憋醒,盛贵林拧亮油灯,看见炕上没有了杨德云,只有他老婆躺在光板的炕上,睁着大眼,还没有睡。她见盛贵林醒了在发愣,对他说:“老杨他有点儿事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盛贵林哪里想得到,杨德云是到挠力河给他凿冰捉鱼去了。对于七队的老人儿来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挠力河吃鱼,冬天凿冰捉鱼,并不是什么难事,即使是数九寒冬,也不在话下。但那都是在白天干的活儿,谁会在大半夜里去呀?而且,河水的冰层已经冻成一两尺厚,白天一般都是用炸药把冰层炸开,捉鱼相对容易些。这大半夜的,老杨只能用冰穿子一点点地把冰层凿穿,零下40多度的天气呀,穿多厚的衣服,也会被风打透。把冰凿穿,把鱼捉上来,人还不得冻成冰棍呀!老杨呀,老杨,只是为了盛贵林要的两条鱼呀!

        老杨心里想的是,一个北京的小知青,为了自己师父的孩子,那么远地跑回七队,一心一意想弄两条鱼,这一份情意是多么难得,多么让他感动,再冷再难,这一夜也要把鱼给他弄到手。

        盛贵林更没有想到的是,老杨好不容易从冰封的挠力河里把鱼弄到手,回来的路上,深更半夜的,就怕遇到狼,却冤家路窄,真的遇到了狼。

        那真是惊险的一幕,不是一头狼,而是一群狼!黑夜里,绿色的小眼睛里的贼光,闪烁在老杨的身前身后,他被狼群包围了。冬天里饥肠辘辘的狼是要吃人的!老杨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

        这荒野里,谁也救不了自己,他和狼群对峙着,他知道,这样的对峙是短暂的,他必须要先出手和狼群过招。他想起袋里刚刚从挠力河捉到的鱼,这是他唯一的子弹,他先掏出一条鱼,像投手榴弹一样,向狼群扔了出去。狼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样的武器,吓得往后退,一看落在雪地上的鱼没动,一只狼跑了过来,闻了闻,没吃,又退了回去。

        他又扔出第二条鱼,狼还是没吃,也没动。他把袋子里的鱼都扔光了,狼开始向他进攻。一条小狼冲在最前面,一口咬住他的脚,拖着他就跑,其他的狼跟在后面追,一直把他拖到一片灌木丛里。就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在寂静的荒野里是那样的瘆人。老杨和拖着他跑的小狼,以及那一群狼都禁不住回头张望,原来是一头狼被夹子给夹住了。这种钢丝盘做成的夹子,是七队专门用来套狍子的,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套住了狼,帮了他,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这种夹子的劲头儿特别大,狍子比狼个头儿还要大,夹上了就没得跑。小狼和其他狼都往回跑,跑到夹子前。老杨也跑到夹子前,看见那狼的腿已经被夹断,他掏出别在腰间杀鱼用的鱼刀子,怒吼一声,一把刺死了那匹狼。那一声吼在荒野的夜空里激荡、回响,血花飞溅在四周的雪地上,那一刻,老杨被自己的喊声和动作所惊骇,站立在那里,如同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其他狼立刻吓得如鸟兽散。

        非常吊诡的是,居然有几匹狼又跑了回来,把嘴里叼的鱼扔在老杨的身前,就像落败之师投降时的缴械。

        一个叫杨德云的当地老农,一个叫盛贵林的北京知青,为了几条鱼而经历的这样一段故事,为挠力河平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

        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写过《尼罗河传》一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条河的传奇”。虽然,尼罗河是一条大河,一条有名的河,挠力河不是大河,也不是有名的河,但是,它一样拥有不凡的传奇。我也要为挠力河作传。

        (作者:肖复兴)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