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重视遗产保护 办好冬奥盛会

    作者:池建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9日 10版)

        【代表委员手记】

        随着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的完美演绎和奥林匹克会旗的交接,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2022年,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北京定会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推动3亿人上冰雪,促进冰雪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其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在逐步增加。

        从会徽、主题歌到精彩的开幕式等,每一届奥运会都能够产生独特的奥运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国际奥委会高度重视奥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早在2002年就把“奥运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写进了《奥林匹克宪章》。作为一个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奥运文化遗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人类生产、生活等诸多环境息息相关,是多领域、多学科融合发展的成果,也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之一。

        毫无疑问,北京冬奥会也将为我们留下宝贵财富。一些文化符号、标识、设备、申办时的故事等,都将在体现中华民族对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价值认同的同时,展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的文明进步。为此,在充分保证“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目标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保护和传承冬奥会文化遗产,让冬奥会文化遗产长期惠及国民,同样是未来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的关键。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从国家层面设立冬奥会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培养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为有计划地创造、保护、传承北京冬奥会文化遗产提供组织保障。

        第二,要完善冬奥会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制度和法律。通过设立冬奥会文化遗产名录、相关监督管理机制等,为北京冬奥会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要构建完备有序的冬奥会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学术机构、新闻媒介以及商业机构等各方面的作用,在优化遗产资源的配置、开展冬奥会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冬奥会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和博物馆专项收藏等方面实现协调配合与全面推进,形成完备有序的冬奥会文化遗产保护网络,保持北京冬奥会文化遗产的持久影响力。

        同时,要营造积极的冬奥会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充分利用各类公共设施及场馆,通过开展各类冬奥展品的收集、整理、保存与展览等文化活动,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冬奥会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文化“前期预热”与“后续保温”,防止后奥运时代奥运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低谷效应,保持冬奥会情感与形象的延续。

        总之,要充分理解冬奥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与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冬奥会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使冬奥会文化遗产为我国社会发展注入奥林匹克文化的强劲动力与勃勃生机。

        (作者:池建委员,系北京体育大学校长)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