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文化走出去:创造润物无声的境界

    作者:本报记者 韩业庭 俞海萍 郭超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5日 07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圆桌对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当前 ,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达3.78亿,原创作品总量达1646.7万种,日更字数1.5亿,年新增原创作品233.6万件

      2016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为5.1 亿元人民币,占整体电视节目内容出口总额的 68%。在纪录片领域,国内备受赞誉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城市举办了2000余场活动

        嘉宾: 丁伟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

        徐西鹏委员(华侨大学校长)

        舒心委员(湖北省侨联副主席)

        蒋胜男代表(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韩业庭 俞海萍 郭超

    步伐加快,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主持人:过去5年,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哪些成绩和亮点?

        丁伟委员:过去5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呈现出规模大、形式多的特点。比如,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旗舰项目,2017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城市举办了2000余场活动。现在,很多外国人开始过中国年,“欢乐春节”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截至2017年年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有35个,其中有25个是过去5年间兴建的,这也说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

        徐西鹏委员:全球范围的“中国热”“汉语热”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华文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华文教育大发展的新格局。汉语学习热潮带动了华文教育的迅猛发展。

        仅最近3年,国务院侨办就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培训华校校长和华文师资近3万人次。不久前,又举办了“‘一带一路’人才培训学位班暨研修班”,为2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适应“一带一路”“五通”要求的人才;由国务院侨办主导,华侨大学和北京华文学院承办的“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共为8个相关国家培养了近800名精通中文、积极促进中外友好的外国政府高端人才。

        舒心委员: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有许多新变化、新成绩。

        学汉语、说汉语成为新的时尚。国外许多政要或企业精英都更加注重中国文化修养。中国经典著作在国外广受欢迎,《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经典,成为许多外国人的手边书。

        文物展览影响较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已在许多国家以不同形式展出,参观人数众多,并由此激发了外国人进一步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我国许多影视、文艺作品也正在走出去。比如电影《战狼2》在海外的影响完全可与好莱坞大片相媲美。一些国内作家的作品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重要奖项。

        蒋胜男代表:在世界各国,不仅是华人和学习汉语的人群浏览中文网站的人数日益增多,中国网络小说的阅读人群中非汉语用户也在扩大,中国影视剧在海外也获得了不少好评。在欧美国家的中国网文翻译网站,聚集了大批热爱中国网络文学的外国读者。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书店里,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作品几乎占据书店畅销区的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网络文学正在搭建起对外交流的一座桥梁。

    练好“内功”,激发民间交流活力

        主持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

        丁伟委员: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发力,现在民间这块还不够。反观美国,他们的文化“走出去”更多是通过好莱坞大片等民间渠道。很多西方国家,往往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三五十年,文化的影响力才逐渐显现,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整体优势,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我们文化影响力滞后于经济影响力的状况应该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徐西鹏委员:目前,华文教育师资特别是高水平师资依然十分短缺。传统的华文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改进。如何借助“互联网+”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尽快、更大范围地推广到华文教育教学中,是当前提升华文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舒心委员:汉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还不够广,对外文化传播不够系统化。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汉语“走出去”,尽管我们在兴办孔子学院,汉语及中国文化入门级传播正在铺开,但尚未形成从国家层面到普通老百姓学习、研究、推广中国文化的完整体系。

        我们还缺乏创新的文化品牌。比如有些中国传统戏剧走出去时,常常以西方歌剧的形式去表现。这样模仿西方,很难真正打动外国人。

        蒋胜男代表:就我所在的网络文学行业而言,一是国内网络文学生态环境有待优化,盗版侵权乱象丛生,作者维护作品知识产权艰难,挫伤了原创队伍的积极性,阻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二是我国目前没有专业的网文翻译平台和翻译队伍,文化传播力量不足。三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完善,还需得到充分发展。

    创新手段,协调健康有序发展

        主持人: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您有哪些建议?

        丁伟委员:要把中国文化“走出去”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样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创新“走出去”的手段,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拓展新领域;要高度重视网络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的建设。谈到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要以为只是办办展览、搞搞演出,影视剧、网络文学等都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我们都要充分利用起来。像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四大发明”,都是中国文化的结晶,都可以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徐西鹏委员:海外中文教育市场已经形成华文学校、孔子学院、主流学校、商业培训机构的“四驾马车”格局。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各种华文教育力量协调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全方位推动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加快华文教育数字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以及能够实现远程教学的华文教育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华文教育教学水平和覆盖面。

        舒心委员:我们不仅要向世界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也要不断推广现当代中国文化。

        蒋胜男代表:一是提高对网络文学产业的产权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著作权保护制度。二是搭建网文翻译的官方平台并获取网文平台授权,鼓励通晓外文的网文爱好者或作家加入翻译队伍,提高翻译质量。三是国家应支持原创产业加快发展,扶持各地网络文化集聚提升产业园区,把它作为文化产业的源头来保护,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