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机务段技术科高级工程师王娟代表:
这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我感到既兴奋又自豪。我是1994年参加工作的,那时从济南坐火车来北京要花10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只要一个半小时。近5年来,中国铁路以平均每天近16公里的速度展开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高铁运营里程到2017年年底达到2.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这种享誉世界的“中国速度”成为我们国家的金名片。我国在高铁领域的研发不断突破,未来将出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高铁,旅客坐进去会更加舒适和便捷。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军委员:
这5年改善民生,除了制度上、政策上的保障,还有很多看得见、摸得到的民生工程建设。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世界级跨海大桥,还是在地势险峻的山区高原修路筑桥,无论是对城镇之中的棚户区进行改造,还是改善百姓的居住、交通、用电、用水条件,这些惠民工程切实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温暖了民心,让百姓对未来满怀期待、信心倍增。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乡刘家塘村村民邱建国:
四年前,我回家过年时,发现家乡大变样:公路更宽敞了,各种污染企业都关闭了,生态环境好了,江苏、上海、杭州的游客都来安吉度假。我就抓住这个机遇,2015年盖了一个小民宿,吸引客人来消费。目前我的民宿生意越来越好,2017年年收入接近50万元,2018年春节的民宿更是早早订满了。自从我回家之后,在农村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孩子全家人在一起,心里感觉非常踏实。
●湖南省湘潭市雨花区三义井社区居民梁冰华:
这些年,棚改政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家以前住在20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里,通风不好,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拿出被子晒一晒。而且周边道路狭窄,消防车进不去,安全隐患极大。现在,我们搬进了楼房,住进了新居,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新房环境好,设施齐全,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都觉得生活更有盼头了。
●贵州省习水县永安镇永和村村民祁成勇:
4年前,我被诊断出患了肺癌,原本我家可以算得上“小康之家”,后来不仅被大病掏空,还欠下了外债。好在“新农合”、大病医保、民政救助和“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计划这四重保障政策给我吃了“定心丸”。我算了一笔账,2017年我住院总费用共116431.05元,自费花了4万余元,经过“新农合”报销后仍然无法覆盖的目录外医疗费用有1万元。通过“顶梁柱”项目,我再次报销了5073.7元。不仅如此,以后每月的住院费,我都可以持续获得保险理赔。
(本报记者温源、邱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