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7日 星期二

    中国游客到英国体验文化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7日 12版)

        一名中国游客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旧书市场淘书。林卫光摄/光明图片

        英格兰小村庄拜伯丽风光。林卫光摄/光明图片

        作为一个有着厚重历史底蕴和多样自然风光的发达国家,英国一直是中国游客前往欧洲旅行的核心目的地之一,也是春节海外游的热门选择。近年来,来英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地在伦敦看看大本钟、塔桥、圣保罗大教堂,或者参加一个诸如温莎—牛津—巴斯一日游这样的“经典线路”旅游团,而是更加注重旅行的深度探索和文化体验,一些英国特色的主题游、博物馆、田园小镇成为追求旅行品质的游客们的新宠。度假“慢”游、主题式观光、文化体验,这是中国游客访英呈现出的一些新变化。

        说起中国游客在英国的深度游,记者总会不由自主先想起英格兰小村庄拜伯丽停车场上的那辆挂着中国河北车牌的房车。拜伯丽是位于英格兰科茨沃尔德地区的一个典型的英国村庄,村子里数百年历史的石头建筑房子保存完好,四周绿草茵茵,一条小河穿镇而过,充满诗情画意。去年夏天,记者第一次前往参观时,在村子的停车场里遇到了来自河北的周先生。周先生介绍,自己和几个朋友从中国一路驾驶房车沿途参观,来到英国后不想去伦敦、曼彻斯特这样的大城市,就想在英国农村停留一段时间,深入探索英国的田园风貌。周先生引用林语堂的一句话说明他的旅行目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

        像周先生一样能够驾驶房车来英国参观的中国游客虽然是少数,但是到科茨沃尔德地区参观几天放松心情的中国游客近年来越来越多。科茨沃尔德位于英格兰西部,大致位于牛津以西、巴斯以北的一片田园区域,由南到北约160公里,这里完美地保存着上百个古老优雅的经典村落,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意大利的托斯卡纳一起被誉为“世界最美的三大乡村”。当地一家旅行社经理告诉记者,这里由于偏离旅游团的传统旅游线路,一度很少见到中国游客,但近年来中国游客的数量直线上升,而且很多游客并非蜻蜓点水式的看看就走,而是选择一些古色古香的酒店小住几日,上午在不同村庄之间散步,下午品味一下英式下午茶,晚上体验当地传统美食,他们看重的更是旅行的品质。

        英国乡村近年来受到中国游客热捧,但是因为旅行时间有限,更多的中国游客还是选择留在大城市,城市里的主题游同样为他们提供了文化体验的机会。英国旅游局关于中国游客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游客因为英国的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而青睐英国,中国游客往往把英国与博物馆和电影联系在一起。报告称,中国游客的主要兴趣点在英国皇室、莎士比亚、福尔摩斯、哈利波特和唐顿庄园等,另外,足球也是中国游客的关注点,这是因为曼彻斯特联队等英国各大足球俱乐部在中国拥有很高的人气。

        记者春节期间在利物浦采访,所住酒店前台人员哈利告诉记者,作为“甲壳虫”乐队的故乡,利物浦的旅行社为游客提供了“甲壳虫”乐队主题游,游客可以在一天之内参观位于海边的“甲壳虫故事”博物馆、“甲壳虫”乐队成名前演出地“洞穴酒吧”、乐队成员的故居等地。记者在“洞穴酒吧”门口的名人墙前,看到了一个中国旅游团,来自上海的张女士说,自己是“甲壳虫”乐队的歌迷,来英国就是要看看自己的偶像们生活演唱过的地方。

        作为一个旅游大国,英国各大城市在主题游设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不管是基于真实的历史,还是文学作品的虚拟人物,英国人总能创造出一些让人趋之若鹜的主题游线路。例如,在伦敦就有著名的福尔摩斯主题游线路,记者还参加过马克思主题游线路,导游带领参观马克思在伦敦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以及他的墓地。对于时间充裕的游客来说,还可以参加哈利波特主题游,地点遍布伦敦国王十字车站、牛津基督教堂学院、杜伦大教堂、爱丁堡大象咖啡馆、苏格兰高地格伦芬南大桥等。英国一些旅行社还充分利用英国丰富的教育资源,推出学校主题旅行线路,让很多来英国给孩子挑选学校的家长在择校的同时顺便观光。

        在英国大城市里,除了主题游线路之外,博物馆也受到中国游客的青睐。在伦敦,除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之外,一些不会出现在旅行书籍上的小众博物馆里,也经常见到中国游客的身影。距离伦敦政经学院不远的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是由爵士本人的私人住宅改造而成,也是伦敦最小的国立博物馆。整幢楼的面积加起来或许还比不上大英博物馆的一个大展厅,但因为其原主人的艺术造诣,这里收藏的许多稀世珍品足可以与大英博物馆媲美。即使对于很多在伦敦生活多年的人来说,也可能并不熟悉这座博物馆。然而,记者每次去参观,都会见到中国游客。博物馆接待人员告诉记者,自从去年上映的一部美国好莱坞大片在该博物馆内部取景之后,来到这里的中国游客就更多了。

        (本报伦敦2月26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