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此前大受好评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重播。这部纪录片以5分钟一集讲述一件国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国宝以及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向广大观众进行富有温情的介绍。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变成了器,完成涅槃。”“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有网友点评,这些诗化语言的解说词是“心与历史的对话,文明与传承的写照”,而正是这样“心与历史的对话”,完成了一次文化的轻传播。
守成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这两点上,《如果国宝会说话》都可圈可点。
先说守成。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的国宝为代表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展现了以器传道的重要文化传承路径,需要现代人读懂这些器物上的文字、解读这些器物上的密码、传递这些器物呈现的价值,更需要我们守护这些器物代表的精神。因为在这些精神中,有圣人的教诲,有君子的信仰,有道法自然的境界,更有执两用中的智慧,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灵魂,构成了民族力量的源泉。而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常的浸润,《如果国宝会说话》便是很好的尝试。
再说创新。让甲骨文变成流畅的白话文,让国宝文物的丰富意向层层展现,让年轻、青春的面孔演绎历史的现场,让古与今有了时间的隧道,这个从容又丰富的解读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不间断性。而5分钟精短视频,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乐性于一身,高清影像画面干净、画质精美,既适合在传统大屏幕上多集播放,也适合现代人在地铁等地方,利用闲暇零碎时间观看。“微纪录”这种形式的创新,完成了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结合。正如业内人士所评价的,此片“把文物的重量通过最现代、最流行的艺术方式传达出去,让纪录片尤其是短片成为文明传播的轻骑兵”。
十八大以来,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陆续火爆荧屏、网络,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丢失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科学认知,就谈不上创造和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一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完成了某种程度的创造与创新,值得学习与效仿。
(作者: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