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媚于灶不如善其家

    作者:卢恩俊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3日 16版)

        “祭灶节”俗称小年,可以说是春节的序曲。这一天,民间时兴祭灶,“二十三,祭灶官,送走灶王忙过年”。

        祭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风俗。《论语》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之说。朱熹注曰:“户、灶、中溜、门、行等家居之神。”“灶为五祀之一。”《礼记·礼器疏》中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东京梦华录》记载:“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关于灶神,有诸多说法。后来民间发展成为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的祭灶习俗。在不同地区,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祭灶时间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民间在祭灶节这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佛龛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对灶王爷自然恭恭敬敬。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一语道破了世人祭灶的动机。看来人们大张旗鼓地祭灶,是为了让灶王爷在每年一度的上天“述职”汇报本家的善行恶事时,多“言好事”,多“降吉祥”。民间流传的《灶君谣》更是说明了此意:“灶糖一盘茶一盏,打发灶君上青天。天宫见了玉帝面,不当说的且莫言。”元代诗人周广业的祭灶诗“胶糖祀灶洁春盘,归到天庭夜未阑。持奏玉皇无好事,且将过恶替人瞒”,也是表达的这个意思。所以,就有了借祭灶发牢骚或讥讽抒发不满之情的诗作。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鲁迅少年时家道中落,生活日益困难,家里虽然尽力准备祭品祭灶,但没有黄羊谈不上丰盛,诗中借《后汉书·阴识传》中关于“黄羊”的典故,在说明自家贫穷的同时,也讽刺了灶王爷的嫌贫爱富。名诗人、作家徐玉诺也写过一首祭灶诗:“一棵萝卜一棵葱,打发您老上天宫,您老就对怹老讲,就说我老老是穷。”这首诗正像一首穷人祭灶的民谣唱的那样:“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混得苦,明年再好吃灶糖。”你看,穷到了用一碗水祭灶的地步,也就顾不上灶王上天去“汇报”什么了。“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这是宋朝吕蒙正落魄时写的祭灶诗,也是对自己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慨叹。更有元代文海有一首《祭灶诗》:“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囱耳是铛。深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诗中模仿灶王爷的口吻:不就是一个“鼻是烟囱耳是铛”的灶台吗?不知是什么时候把我叫作“灶君”的,我其实没有什么灵性,也上不了天,只不过是要你分一点糖果给我吃罢了。

        时至今日,社会发展进步了,人们依然过“小年”,但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合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其中的迷信色彩已经大大减少了。其实,“宁媚于灶”,何如善其家。毕竟,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天理昭昭报而无差,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心存感恩,心有善念,“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多做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的好事,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卢恩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