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19日 星期一

    徽风皖韵迎新春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李睿宸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19日 02版)

        “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24个字出自朱元璋的“圣谕六言”,也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乡规民约中的重要内容。

        在春节期间举行祭祀祖先宣讲活动,这是文堂村一直以来遵循的传统。1572年,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弟子、文堂士绅陈履祥等人吸收了王阳明《南赣乡约》的优秀成果,在结合文堂村人文特点的基础上,创立了《文堂乡约》。

        “从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72年)开始,每年各支族人都集中在一起举行祭祀,将祖宗牌位请到各祠祭拜。这个祭祀活动延续了几百年。”文堂村陈氏祭祖组长陈小民告诉记者,“到2010年,全村进行家谱重修,并在正月初四举办出谱仪式,全村选取20个礼生重新进行了祭祖仪式和乡约宣讲仪式。从那以后,每年文堂村都要在春节期间举行乡约宣讲仪式。”

        保护村庄生态和水源、禁止村民赌博和斗殴、孝顺父母和尊敬长辈、各安生理、勿作非为……近500年来,《文堂乡约》一直在村庄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传统文化,乡约弘扬的是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是祖祖辈辈传下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耳濡目染,获益良多。”祭祖活动参与者方文对记者说。

        除了文堂村的春节祭祖活动,在黄山市屯溪区,一场盛大的民俗踩街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龙打头,狮镇尾,黎阳杖鼓把道开。作为每年春节的传统活动,民俗踩街会聚了南溪南舞狮、阳湖旱船蚌壳舞、黎阳仗鼓等众多民俗节目。记者了解到,300多人的演出队伍基本上都是由当地村民和社区居民组成,踩街队伍从屯溪老街出发,穿街而过至黎阳老街和黎阳古戏台,铿锵的锣鼓响遍每个角落,市民簇拥在街道两侧欢呼助威。

        “民俗踩街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自娱性强、参与性广,群众把生活片段贯穿到节目里,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黎阳杖鼓省级非遗传承人吕美娟介绍道,“取之于民,讲老百姓的故事,让老百姓参与进来,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此。”

        安徽省安庆市被称作“黄梅之乡”,春节期间,黄梅戏的婉转音韵飘到安庆的大街小巷,飞进百姓们的心坎里。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在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排练场内,演员们正在火热排练中。“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在演员们的演绎下,声声婉转,字字入心。

        “这部戏是我院中青年演员合演的传承版大戏,从正月初三至初六,我们会为观众连续奉上惠民演出。”导演何培介绍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在同一时间段为安庆戏迷朋友送上两场《五女拜寿》。”

        “安庆是戏乡,过大年听大戏是我们的习俗。”安庆市民老李对记者说,“不听戏不看戏就不是过年啊!辛辛苦苦忙一年,啥都不图,就图个红红火火过大年,开开心心看大戏!”

        记者从安庆市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2018年春节,安庆市推出“过大年·唱大戏”新春系列活动,黄梅戏传统大戏、折子戏、农村迎新春戏曲演出、地方戏曲(稀有剧种)新春演出纷至沓来。

        (本报见习记者 李睿宸)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