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业已证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重要法宝。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两个毫不动摇”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完整准确地理解“两个毫不动摇”,对于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经济学专刊特邀三位专家,围绕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两个毫不动摇”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自主创新,并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巩固提供强大经济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则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独立自主的市场竞争关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调动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市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两个毫不动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经验
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期间,通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了大量的市场主体,既包括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也包括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大量个体民营企业以及通过开放引入的外资企业。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正是依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类市场主体的共同发展造就的。如果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条。
一方面,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复杂曲折的40年历程。40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978年到1993年,是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主要改革内容的放权让利时期;1993到2003年,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改革内容的制度创新时期;2003年到2013年,是以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国资监管时期;2013至今,是以基于功能分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分类改革时期。经过四个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2016年底资产总额达到144.1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了101.8%,上缴税费总额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3,增加值贡献约占全国GDP的1/7。2017年,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14230.8亿元,首次突破1.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874亿元,同比增长15.2%。
另一方面,在党的政策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下,4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1978年拉开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序幕,党的十二大肯定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可缺少的补充,党的十三大又明确了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首个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党的十七大以后,《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规范平等竞争的法律相继出台,从法律层面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市场地位,并搭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可操作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指明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向和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正是在党的政策支持引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伟大的成就,截至2017年6月,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497万户,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可以看出,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体制机制,这就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能够激发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有序竞争,保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因此,“两个毫不动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长期坚持。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看,各方面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以“两个毫不动摇”为指导的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提高供给质量,要求推动产业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既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高国有企业的供给质量,又需要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积极性;二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既要发挥国有经济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项目中的关键作用,又要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快对中小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又要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和壮大集体经济;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这就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更好的制度基础;五是推动全面开放,既要鼓励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走出去,又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方面主要任务,都贯穿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个主线的要求。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系,这一经济体系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与合作共荣,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弥补市场缺陷、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以及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一些重大战略领域实现赶超等方面具有优势,在事关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国计民生重大事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提升供给质量和促进生产力平衡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能保证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这种多元混合优势,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具体实现形式看,既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独立发展、体现为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也有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股份制企业为载体的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前者表现为混合所有的经济所有制结构,后者则表现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宏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自优势时,主要表现为二者的分工互补作用以及竞争激励作用,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企业,体现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有机结合。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因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企业成为更有活力、更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提供了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要满足这些宏观层面经济发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要求,从微观层面看,必须有大量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微观主体,混合所有制提供了有利于企业培育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培育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其微观基础。
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2013年到2016年,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从65.69%提高到68.93%;2013年到2017年8月,央企已经进行了约211宗通过产权市场转让部分国有股权给非国有市场主体的交易;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也在积极推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也在顺利推进。例如,中国宝武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欧治云商股份公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了包括本钢集团、沙钢集团、三井物产等企业在内的6家战略投资者以及员工持股平台入股,获得增资10亿元,中国宝武集团的国有股比例下降到72%,从而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和员工持股多种资本混合所有的企业;又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器院,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员工骨干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国有股占60%、员工股占22%、战略投资者占18%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与此同时,21个省级区域的126户企业也顺利地推进了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这些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方面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促进了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另一方面扩大了非公有制资本的进入领域,发挥了非公有制资本的治理和激励效应,从而在企业层面实现了各类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也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仅鼓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各自独立发展,而且也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个抓手,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资本融合共生。
(作者:黄群慧,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