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政永远都忘不了那个早晨。窗外漫天飞雪,他和安徽涡阳县福利中心的小伙伴们都还赖在床上。房门这时被推开,福利中心院长梅建走了进来。
“冷不冷?需要再加床被子吗?”梅建走到孩子们床前,弯下腰轻声问。
“不冷,被子够厚了!”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梅建才终于安下心来。
梅建是从家中步行到福利中心的,他的头发上落满了雪花,鞋子、裤腿也都被雪水浸湿。然而他顾不上这些,第一时间来到福利中心收养的孩子们的宿舍,生怕他们着凉、生病。
“冷了就告诉我,千万别冻着!”梅建一边给孩子们掖被角,一边还不忘嘱咐着。
“梅爸爸,您放心吧!”李文政答。然而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声叮嘱成了他与梅建最后的对话。
“连夜赶回去,我不放心孩子们”
2018年元旦过后,一场大雪席卷了整个江淮大地。涡阳,这座位于皖北的县城正遭受着多年来最大的雪灾。
吴启福是涡阳县福利中心的一个孤儿,1月6日,他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被送到县里的定点医院后,医生诊断其为急性阑尾炎,需要尽快手术。然而因为吴启福患有心脏病,县里的医院并没有处置这种病情的把握。
“转院!”梅建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决定将孩子送往拥有更好医疗条件的蚌埠去治疗。
涡阳离蚌埠有100多公里,驾车需两个多小时。此时天已黑,暴雪并没有减弱的迹象。因为路况恶劣,高速也已封闭。
“要不明天再去吧!”民政局、福利中心的同事都劝说梅建,然而梅建却坚持连夜赶赴蚌埠。“吴启福情况特殊,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引发穿孔,我不能让孩子遭这份罪啊!”梅建不顾同事、家人的劝阻,给吴启福收拾好行李,便和福利中心的司机一起开车将孩子送往蚌埠。
大约晚上10点钟,他们抵达蚌埠。梅建赶忙安排吴启福入院,看着孩子逐渐脱离危险,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吴启福暂时没事了,然而福利院那些重病、重残的孩子还牵动着梅建的心。“这次的雪太大了,天气这么恶劣,万一他们出现意外怎么办?”尽管当时已是深夜,梅建还是决定冒雪赶回去。
然而,就在回程路上,车子于县道发生车祸,梅建再也没能回到他心心念念的福利中心。
“连夜赶回去,我不放心孩子们!”那晚的10点45分,梅建在县民政局的微信群里发了这样的一条消息,他的同事们至今不愿相信,这竟成为梅建的“绝唱”。
“他是我们的梅爸爸”
2015年年底,梅建被调到涡阳县福利中心工作。
“他平时爱穿牛仔裤,打扮也很时髦。”梅建刚到福利中心时,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酷院长”,不太敢同他讲话。然而几周后,这个“酷院长”已经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梅爸爸”。
“梅爸爸,梅爸爸,快来抱抱我!”早晨一上班,梅建就会被孩子们围住,小一点儿的孩子抱住他的腿不撒手,大一点儿的则是拉着他的手聊天。这个平时总是乐呵呵,从不发脾气的院长很快便融入孩子们中间。“他没有一点架子,总是关心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在我们眼中,他不像院长,更像是‘梅爸爸’。”李文政告诉记者。
在福利中心,有几个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平时课业繁忙,晚上8点多才能回来吃饭。梅建听说后便急了:“这不行!孩子们都在长身体,不能饿着!”他马上安排会计给每个上初中的孩子都办了饭卡,让他们下午5点多在学校先加个餐,放学后再回福利中心吃晚饭。
在孩子们眼中,这样的事情多得数不清。
“换季了,给孩子们多买些衣服,穿得好,孩子们心情也好!”
“升初中了,课业跟得上吗?要不要多买些辅导书?要不报个补习班吧!”
作为福利中心70多个孩子的“梅爸爸”,梅建把每一个孩子的大事小情都放在心上。因为放心不下他们,梅建几乎每天都住在福利院,连自己儿子摔断脚腕都没时间回家照看。
梅建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在家度过除夕夜了,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梅建深知,自己除了是自己儿子的父亲,更是这70多个孩子的“梅爸爸”。
“只要有希望,一个都不能放弃”
何苗是个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孩子,为了能让其重获光明,梅建从未停止过寻医问诊的脚步。“院长请来北京的专家为何苗看病,又亲自带着孩子去合肥、上海的大医院问诊。”福利中心的陈明明回忆,“‘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院长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只要有治愈的机会,不论再远、再难,他都要尝试。”
有一段时间,梅建的身上总是有一道道的抓痕,其实这些伤口都来自一名叫和辰的孩子。和辰今年5岁,从小就被查出患有肾母细胞瘤,在他两岁多时,瘤子直径已有七八厘米。和辰的肚子被瘤子撑得鼓鼓的,不仅行走困难,甚至连站立都需要大人的帮助。梅建来到福利中心后,亲自带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做手术。
“和辰是被家人遗弃的,再加上饱受病痛折磨,他的脾气很怪、很暴躁,喜欢抓人、挠人,大家都怕他,可是梅院长却总是耐心照顾和辰。”福利中心的生活老师侯娟对记者说,“梅院长的手上、胳膊上被和辰抓的都是血道子,可是院长一句怨言也没有。”和辰的手术很成功,在梅建和福利中心老师的悉心照料下,他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与童真。
梅建少年时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所以他更加懂得亲情与家庭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所占据的分量。“我们再疼他们,都不如帮他们找一户好家庭。”在福利中心收养的孩子中,有20余人是寄养在普通家庭里,这20余户家庭是梅建反复考察后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归宿”。即使这样,梅建还是不放心,他经常到各家回访,甚至还让家长在微信上发一些孩子们的生活照给他,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脸,梅建的心里才能踏实些。
在这间小小的福利中心,梅建倾注了太多心血。他为弃婴构筑温暖的家园,为患儿描绘健康的愿景,让孩子们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梅爸爸,请再爱我一次!”追悼会上,孩子们泣不成声,近千名群众自发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行。看着黑白相片中的梅建,他们多么希望这位“梅爸爸”只是出了趟远门。然而他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那些他始终牵挂着的孩子。
(本报见习记者 李睿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