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4日 星期日

    微生物农业的大作为

    ——访湖北省政协委员杨自文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刘平安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4日 02版)

        近年来,畜粮供给短缺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化肥农药兽药过度使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等大量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微生物农业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将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日前,记者采访湖北省政协委员、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自文时,他指出,微生物转化业将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加速乡村振兴。

        杨自文认为,发酵饲料将成为动物健康养殖和抗生素替代的首选。他说,我国每年产生各类秸秆7亿多吨,如果其中2亿吨秸秆转化成动物可以利用的发酵饲料,基本可以替代玉米和豆粕的进口。以生猪养殖为例,传统养殖模式中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比例很低,而基于微生物技术的畜禽健康养殖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可实现基料化和肥料化全利用、零排放,养殖效益倍增。

        “传统水产养殖业中鱼排放粪和鱼药残留常常造成污染且扩散严重。随着湖泊、河流、水库禁养,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成为大势所趋。”杨自文介绍,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通过有效改造和科学布局,利用功能微生物组群和微藻协同转化鱼粪中氨氮磷硫等形成生物絮团,成为鱼虾贝类可以重新利用的蛋白食物来源。这既能有效降低水体污染,又能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形成良性的池塘生态营养循环。

        杨自文认为,在同一区域内,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追求种养殖和有机废弃物利用的平衡,谋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均衡可持续发展。他还指出,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是农业经济提质的重要方向,而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农业经济将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农民作为具体操作者,也将从中获利,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本报见习记者 刘平安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