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3日 星期六

    主题彰显“新时代” 服务对准“真需要”

    全国“三下乡”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

    作者: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3日 04版)

        2月2日上午,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远方青山叠翠、白雾环绕,近处溪水清澈、鸟鸣阵阵,宛如在水一方的绿洲。上午9时许,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福建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在这个畲族行政村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委省政府共同举办,福建省委宣传部等58个单位联合承办。

        赤溪村位于闽东大山深处、太姥山西南麓,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这个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30年前却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村寨,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4个“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1984年《人民日报》刊登反映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群众贫困状况的“读者来信”,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有组织扶贫攻坚的帷幕,赤溪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发展“旅游+产业”扶贫的奋斗历程,赤溪村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脱贫致富奔小康事业结出了丰硕果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166元增长到2017年的16640元,生活配套、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一应俱全,村里相继被评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2018年首场“三下乡”活动,让这个闽东山村再一次沸腾起来。此次活动主题彰显“新时代”,服务对准“真需要”。中国科协、福建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单位捐赠惠农资金、项目、物资近2000万元。400多位艺术家、科技人员、医疗专家、高校师生设置80多个服务点,现场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在春联服务点,省里来的书法名家沷墨挥毫,大受群众欢迎。从硖门畲族乡专程赶来的老乡郑为铨向记者展示着他求来的一副春联“墨宝”——“党布春风开富路,民承德煦庆新年”。郑为铨激动地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亲身经历了畲族山乡在党的带领下脱贫致富的历程。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时代,咱们农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在科技大观园服务区,赤溪小学二年级学生聂思雨正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制作科技模型。“哇,我也能制造洗衣机了!”拿着自己制作完成的“甩干机”模型,聂思雨异常兴奋了。活动现场,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微展览、灯谜竞猜、科普体验展示宣传、健康检查、中医诊疗等服务点人山人海,一派繁忙;环球影院全景电影、红色文化VR互动、无人机操控体验、机器人表演等,使现场充满了“科技范”和“文化味”;知名摄影师为农民群众拍摄全家福,美术专业大学生现场为村民画肖像画,让一张张笑脸成为这个魅力乡村最美的风景。

        参加活动的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指出,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组织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活动,引导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文化素养。福建省副省长郑新聪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把“三下乡”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实实在在为农民多办实事、多解难事,适应新时代,满足新需求,弘扬新风尚,共同把福建省广大农村建设成为村村有美景、处处有欢笑的幸福家园。

        (本报福建福鼎2月2日电 本报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