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1日 星期四

    智慧社会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徐晓兰 李颋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1日 13版)

        2017年12月26日,广州,智能营业员“优优”在工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7年底,一家企业在展示自主研发的芯片,长、宽为11毫米,厚度为1毫米。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8年1月21日,读者在北京市中关村创业大街共享书架中查阅共享图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科学向未来】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一个新概念,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目前正伴随全球智能化浪潮到来。那么,智慧社会如何建设?本刊特邀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中国科协智能社会研究所所长助理李颋深入解读——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产业和资本两两之间高度耦合、深度叠加的时代,社会中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与迭代式、渐进式的创新并行,群体性、链条式、跨领域、成体系的变革在生产、生活领域屡见不鲜,在信息、生命、材料、制造、能源等领域都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人工智能的相关表现一枝独秀,孕育着堪与上世纪互联网诞生相提并论的重大科学突破。

    全球智能化浪潮催生智慧社会:人工智能的表现一枝独秀

        人类社会即将面临智能化浪潮的猛烈冲击,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变革。“智能”将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新生产要素,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变革,国际产业链布局和分工体系受智能化引导形成新格局。

        随着以“智能”为核心特征的各类新兴科技的加速融合创新与聚变发展,人类社会正在日益逼近新一轮变革的临界点,社会形态将全面系统演进,智慧社会将作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加速到来。

        智慧社会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全方位、系统性变革,其发生规模、影响范围和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重构个人、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变革社会治理模式和国际竞争格局,给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带来持续且深远的影响。

        智慧经济体形成国家竞争的新分水岭。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构成新的智慧经济,逐步形成一个超级复杂的新兴生态系统,掀起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变革力度最为剧烈的产业革命,带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此消彼长。

        平台间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形态。平台企业日益成为智慧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各大跨国公司正在由产业链一体化向平台一体化演进。通过资源和信息的聚集,平台经济涉及的产业链也不断延伸,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90%的企业依赖各类平台生存。

        生产模式出现智能化引领的重大变革。对需求精准感知的信息共享平台,可提供柔性制造的智能生产线,为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转变成以消费为中心的逆向整合提供了基础条件,推动生产制造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从一次性产品交易向长期性服务交易转变,从低附加值制造向高附加值服务延伸,在研发设计、效能提升、交易便捷等多个维度探索增值的可能。同时,生产模式日益呈现出的开放、共享、协同等特征,促使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加速成为企业组织方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突破了传统边界。创新资源不再以固定的组织为边界,知识传播壁垒开始显著消除,创新成本持续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藩篱得到突破,创新主体、创新流程和创新模式随之发生重大变革,众筹、众包、众智等多样化新型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创新资源组织模式和创新成果转化方式更加网络化、开放化和便利化,开启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迭代创新、微创新的新时代。

        社会管理及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跃升。社会扁平化、组织虚拟化、信息透明化、产业网络化、资源社会化都是智慧社会的发展特点。同时,以人为本成为智慧社会活动的主要特征,公共服务内容及方式加速创新,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推动民生服务更趋普惠包容,大幅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

    建设智慧社会:将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民生领域

        目前,我国面临着后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三栖类型共同发展的局面,在下一阶段将加快向智慧社会过渡和迈进,构建智慧社会时间紧迫。我国应抓住智慧社会到来的窗口期,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智慧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时代特征。笔者从科学角度对我国建设智慧社会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构建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部署人机共融、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推进宽带网络的升级和普及,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逐步构建安全可控的虚拟空间。加快部署网络、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推动电网、水网、交通运输网等传统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电网和水网的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智能自动化控制能力,推进全国智能电网、水网建设,构建能源互联网;加快交通沿线配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能化交通网络。

        打造信息资源集约布局、互联互通的社会共享数据平台。加强全社会数据化应用,全面整合公共基础数据,优化共享机制,完善共享平台,推动各方面数据向共享交换平台汇聚。构建网上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城市数据中心、政府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等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制造、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社会各个领域的网络化、平台化,并将所有系统打通成为一个全社会共享大数据平台,在此平台之上对社会各领域进行统筹协调,挖掘社会各领域的数据资源潜在应用价值加以横向运用,从而催生社会新型服务,促进社会创新深度,为社会智能化政务管理、产业发展和民众生活提供真正的助力。

        集中力量突破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加强整体统筹,以安全可控发展为导向,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统筹当前和未来研发任务布局的重大技术攻关工程和项目群。研究制定云计算、大数据底层技术与人机交互通用技术的安全可控发展路线图。从国家层面设置智能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核心技术与垂直行业技术融合创新突破,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构建智能生产平台,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各产业智能化升级,引领各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营造促使智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良好环境,为建设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引导企业、高校、行业协会联合创建开放式双创平台。以政府引导、龙头型企业主导、高校做智力支撑的方式,依托行业协会组织设立开放式双创平台建设工程,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实现双创人才、资本与产业的集聚,将创新动能转变为经济新动能。将具备智能技术发展基础的规模以上大型高科技龙头企业作为双创的重要主体,充分发挥其技术、管理、人才、渠道、资金、市场优势,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共同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催生社会转型升级新动能。同时,面向未来智慧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将创新思维与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纳入到教育培养目标,持续提升公民智能素质。

        树立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智慧社会发展理念。智慧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民众的需要,提升民众的体验。在建设智慧社会过程中,更多地从民生服务、市民体验出发,将更加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民生领域。围绕民众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医疗、教育、社保、交通、就业、养老服务等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服务的均等化和均质化,更好地满足民众生活需要,提升民众生活在智慧社会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与水平,让社会的智能化真正转化为人的智能。

        建议研制建立集智能交通、智能治理、智能医疗等为一体的智慧社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实施,实现跨领域的横向、纵向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推进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信息资源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等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并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重点政策、知识产权与标准、安全监管与评估、劳动力培训、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对参与智慧社会建设工作的各级政府及各行各业进行评估考核,确保智慧社会建设质量。

        (作者:徐晓兰,系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颋,系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中国科协智能社会研究所所长助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