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1月29日电(记者鲍盛华 见习记者赵洁)“在‘新时代传习所’里,我们用腰鼓、用歌声、用舞蹈来宣传十九大精神,歌唱我们的美好生活,歌唱我们的党。”吉林省东辽县朝阳村村民金京淑满脸兴奋地说。日前,伴着漫山遍野的冬雪,东辽县朝阳村“新时代传习所”举行了一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的目标,十九大指引方向,脱贫致富奔小康……”当地朝鲜族老年协会一曲《歌唱新生活歌唱党》,把新时代的伟大意义通俗易懂地传递给了群众。
“传习”的意思是传授与学习,传习所在吉林省也有历史和渊源,现在的长春师范大学前身就是1906年设立的官立长春府师范传习所。吉林省还曾有过养正传习所,现在也还有像朝鲜族洞箫音乐传习所、闯关东年画传习所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在全省设立“新时代传习所”是吉林省委作出的决定,旨在深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在全省9300多个行政村和1400多个城镇社区实现全覆盖。2017年11月6日,吉林省首个“新时代传习所”于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挂牌成立。目前,省内已建立“新时代传习所”10480个,党的十九大精神也随之传进老百姓的心里,传遍了四面八方。
创建“新时代传习所”得到了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热烈响应。长春市专门召开了“新时代传习所”建设推进会,松原市则制定《“新时代传习所”管理办法》,敦化市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市推进“新时代传习所”全覆盖工程的通知》,细化指导意见,省直机关工委、省高校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省公安边防总队等都对“新时代传习所”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安排。
为了让群众更快更有效地接受、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吉林省各地还通过赛诗会、小品、诗朗诵、歌舞、快板、二人转、剪纸等多种形式实施宣传、宣讲。记者在农安县巴吉垒镇看到,他们在镇上设立“新时代传习所”的基础上,还在农户的家里、炕头上成立起“新时代传习点”,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让老百姓随手就能触摸。而在延边朝鲜族聚集的村落,“新时代传习所”采取的则是双语宣讲的方式。省内一些文艺团体还依托新成立的“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进行流动宣讲。
为了实现“新时代传习所”的建立全覆盖,长春市天宝社区把“新时代传习所”发展到了公园、商场。白山市则组建了六类传习小分队,即在企业组建“工匠精神传习小分队”,在农村组建“乡村振兴传习小分队”,在机关组建“不忘初心传习小分队”,在学校组建“青春逐梦传习小分队”,在社区组建“固本强基传习小分队”,在网站组建“e共享传习小分队”,这保证了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进行。
创建“新时代传习所”的关键是培养相关宣讲人才。为此,吉林省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立即开始在全省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征选和培养1200多名优秀基层宣讲员。他们还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建立100个“新时代传习所”示范点,征集1000个宣讲案例教材,培训10000名“新时代传习所”宣讲员。同时,把好政治、理论、道德关口,常态化开展基层宣讲员、理论志愿者培训,编写《“诗说十九大”“图说十九大”》《党的十九大通俗讲稿》等宣讲资料,引导党政干部、党的十九大代表、“五老”队伍、道德模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大学生村官等行业、领域代表人物,传播科学理论、主流价值、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