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2017年1月冲破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天气将3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被视作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佳话。截至2017年12月底,“快舟一号甲”已获得16个发射订单。2017年12月底,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在A轮增资中募集了12亿元的社会资本,在增资仪式上,投资方代表感叹:“从火箭公司增资的‘备胎’到最终转正,非常荣幸。”这颠覆了人们以往印象中拿着项目“追”投资人的印象,体现出“硬科技”创新的魅力。快舟火箭未来还会有什么新动作?这对于我国太空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镝。
据张镝介绍,融资所获得的资金将用于快舟系列运载火箭产品研制、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布局与快舟总装能力建设等。
“目前国内对火箭运载的需求非常旺盛,而我们的商业发射就是要做到服务好、报价低,同时能适应商业卫星发射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张镝说,目前正在对“快舟一号甲”进行技术升级,会尝试以“用复合材料替代发动机的金属材料”等方式来进一步优化集成技术,降低成本。
另外一方面,我国运载能力最强、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直径最大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攻关也已经完成,进入全箭调试测试阶段,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以“一箭六星”方式完成首飞。
同时,我国超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将于2018年春节期间点火验证关键技术,2018年二季度进行全尺寸验证试验。据张镝介绍,这款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超过4米,大幅刷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径的世界纪录,此前的纪录由美国保持,直径为3.7米。这款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应用于我国快舟-21、快舟-31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其中快舟-21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20吨,快舟-31固体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70吨。这将会使商业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至5000美元/千克,与当前国际主流价格2万美元至3万美元/千克相比,极具价格优势。
对于此次融资,张镝认为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是我国太空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他介绍,2017年年初,火箭公司启动了A轮股权融资工作,先后与100余家投资机构进行了接洽和沟通。9月底,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批复同意,火箭公司A轮增资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告。经前期与投资者竞争性谈判,最终确定了8家社会投资机构加入。
“像这样面向社会机构公开募集资金,并且所募集资金含有部分民营社会资本,在航天科工集团,包括中国的航天领域,甚至整个军工行业都非常少见。而商业航天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先行先试领域,以这么高溢价融资成功,说明投资界特别看好商业航天领域,也说明军民融合领域是一个宝藏。”张镝说,“本次增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受到投资界的追捧,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具体行动,在我国军民融合商业模式创新中将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是一个好苗头,再往前走下去,相信整个军民融合领域会引发高科技产业的大爆发。”
张镝表示,未来,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战略,以建成商业航天“社会总体院、社会总体部、社会总装厂”为目标,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加快产融结合,积极探索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模式,将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先行者、商业航天产业的开拓者、太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为实现我国航天强国梦想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