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9日 星期一

    把“破集烂镇”建成“花园样板村”

    ——记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旗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张巳初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9日 05版)

        王洪旗在给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资料照片

        【最美基层干部】

        昔日一个脏乱差的穷村,如今变成了一个干净整洁、文明富裕的小康村。在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一提起王洪旗的名字,许多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带领村民团结一心致富奔小康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三街村不大,耕地也少。全村的耕地加起来也只有400亩,而且地块分散,远处的地距离村子有十来公里,生产劳作很不方便。大部分村民以做买卖为主,仅有的这点耕地也时常撂荒。王洪旗是从2001年4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想让三街村富起来,让村民生活好起来,就打起“撂荒地”的主意来。

        经过详细调研,他开始着手做“土地使用权流转”这篇大文章。在村民代表大会上,王洪旗掰开揉碎地为乡亲们分析村里土地情况,提出3项流转途径:其一,三街村靠近河西务中心街区,村里部分土地被纳入镇区整体规划建设之中,可将这部分土地转让给政府;其二,村里土地分布并不均匀,可将距离较远的土地有偿转让给其他村街;其三,把离家近的好地分到各户。虽然这种综合利用土地的方式既避免资源浪费,又能为群众增加收益,但起初并没有得到所有群众的赞同。有的村民提出:土地出租拿的钱又少又费事,还不如卖了算了。

        面对村民的质疑,王洪旗挨家挨户劝说:“把地卖掉显然是错误的行为,大伙儿有没有想过子孙怎么办?把土地租出去,几十年合同期限一过,地还是咱的。大家一定要算清这笔账啊!”一番话说得村民们心服口服,纷纷签字同意流转土地。之后,他和村委会积极为转让出租的农户“牵线搭桥”,三街村的土地流转踏上了合理规划的道路,每年可以为集体创收17万元。

        要是问三街村的村民,村里什么地方“最显眼”?他们一定会说:“村委会正门对面的大公告牌。”因为村里无论发生什么大事小情,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在这里发布。这些年村里打井办电、出让土地、整治街道等村务,决策前村委会都会挨家挨户通知,听取意见,之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最终结果都在公告牌上公布出来。

        “只要村干部出于公心,任何事情都没必要瞒着盖着,知道的人越多,事情反而越好办。”王洪旗说。为了让村民对村集体财务都有一本“明白账”,三街村专门印制了一张“明白纸”,将各项支出逐一分条、分项写好,送到每家每户。为了让村民们更放心,三街村的现金全由镇里统一代管,干部报酬由财政转移支付,不直接从村里拿一分钱;兴办公益事业等一律通过“一事一议”的程序来决定。

        要服人,先服心。王洪旗担任三街村党支部书记17年,深知其中道理。2009年街道整改,有些村民为获得更多利益,硬是不让拆除违章建筑。那段时间里,王洪旗白天修路干活,晚上到“钉子户”走访,拉家常,谈发展,掏心窝子做思想工作。看到王洪旗为了村子任劳任怨地奔忙,这些村民也“硬气”不起来了。他们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王书记为大家谋福利,咱们也得让他省点心啊!”结果村民们不仅主动拆除了违章建筑,还在工程队经过家门时备上茶水饮料和防暑药品。

        提起王洪旗带头给村子办的好事,村民们一件件详细道来:村里的电线负载低,一到用电高峰就停电,尤其是夏天,一停电,家家户户就只能在暑热中煎熬。为了这件事,他多次到供电公司去协商,最终为村里新增一台100千瓦变压器,完成低压线路改造,解决了群众用电紧张问题。

        村里农田灌溉系统不健全,庄稼浇水的时候,村民们有时就因为浇水顺序闹矛盾。为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村里多方筹资20多万元,打了8眼灌溉井,全部采用节水工程配套,达到每6亩地就有一个出水口的配套标准。过去,村里的街道坑洼不平,雨天积水难行,风天尘土飞扬。尤其是每年夏天,村里的旱厕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苍蝇蚊子成群乱飞。为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王洪旗带领村干部开展整治,将大街小巷全部铺砖硬化,安路灯,配垃圾箱,改造厕所……如今,全村90%以上都用上了冲水厕所,每户门前都设置花坛栽花种草。三街村这个“破集烂镇”如今变成了环境优美的“花园样板村”。

        王洪旗说:“群众选我们当干部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就要用手中的权力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这些好事实事全村百姓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中。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张巳初)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