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最杰出的代表作,已被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很多剧种搬上舞台,但你可听过用汤显祖家乡话唱的《牡丹亭》?日前,江西抚州精编大戏——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让观众领略了400年前《牡丹亭》的“原始风貌”,传承了汤翁的艺术价值,推动旴河高腔焕发光彩。
“没有想到400年前的声音那么好听”
如梦如幻的舞台上,随着剧情的起伏,花儿的叶子变幻出不同的形状,反衬出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动。与舞美相伴的是婉转悠扬的唱腔,在一人唱众人和的节奏中,观众的想象空间被充分打开,进入古典美的世界。
“以前看的《牡丹亭》,舞台都是一桌二椅的形式,唱腔也是咿咿呀呀,一咏三叹,节奏慢得让人着急,没想到乡音版《牡丹亭》所呈现的400年前的声音那么好听。”清华大学的演出结束后,好多学生久久不愿离去,纷纷打听什么时候还有演出。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据史料记载,当年汤显祖写《牡丹亭》并在临川搬演时,运用的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体系的宜黄腔。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导演童薇薇介绍,为了最大程度恢复《牡丹亭》400年前首演时的原貌,乡音版《牡丹亭》唱腔采用了保存有海盐腔遗韵的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盱河高腔。同时,剧中陈最良、石道姑等人物的对白用的全是抚州方言,让全剧更具400年前的“原貌”。
为适应现代观众两个小时左右一台戏的观赏习惯,乡音版《牡丹亭》严格忠实汤显祖原著,只缩编不改编,原曲牌体唱词只删不改。“年轻观众的接受和喜爱是我最欣慰的地方。”该剧编剧曹路生说,400年前的东西能引起今天大学生的共鸣,这说明传统文化宝库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挖掘。
一部戏救活一个剧种
《牡丹亭》问世以来,昆曲、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赣剧等主要剧种都演绎过,此次抚州创排乡音版,用盱河高腔演绎《牡丹亭》还是首次,这也让盱河高腔这一濒于消亡的地方剧种重焕生机。
童薇薇介绍,参演乡音版《牡丹亭》的演员都比较年轻,很多人不到三十岁,这些演员有的是唱采茶戏的,有的是跳舞的,专门唱盱河高腔的并不多。为了排演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演员们一边学,一边练,一边演,前后历时近半年时间。“排演乡音版《牡丹亭》之前,剧团里的很多年轻演员都不会唱甚至很少听过盱河高腔,排演这部戏最大的收获是储备了一批盱河高腔人才,让近乎消亡的盱河高腔艺术得到传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排演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童薇薇说。
排演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遭遇的人才困境,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2017年9月11日,在抚州当地的戏曲学校停办23年后,抚州市2017年委托培养地方戏曲专业开班仪式及抚州市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培养盱河高腔这一地方戏曲人才被正式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随着乡音版《牡丹亭》的排演和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盱河高腔这一地方剧种有望重新焕发活力。
戏曲传承不能“曲高和寡”
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谭玉英介绍,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结束后,将踏上全国巡演和出国演出的旅程。这部由地方政府支持但通过公司化运作排演的剧目,一开始就打算走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要想“留得下、走得出”,就得接地气,让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爱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体主创可谓煞费苦心。
传统的《牡丹亭》基本都是文戏,而现代观众对武戏更感兴趣。为此,乡音版《牡丹亭》在表演上将抚州南丰傩舞等地方艺术元素融入其中,让一部文戏剧增加了武戏元素,大大提高了可看性。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将汤显祖原著中的两个小人物陈最良、石道姑有意识地重新塑造,突出他们的丑角色彩,让他们用抚州方言在舞台上插科打诨,增强了地域性和舞台调剂效果。
此外,为了让作品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曹路生把共计五十五出的原著浓缩为《闺塾》《惊梦》《寻梦》《诊祟》《闹殇》《拾画》《冥判》《幽媾》《回生》九场戏,把观众不太容易懂的地方删掉了,更加突出戏剧冲突强烈的部分。
以前,曹路生每每走进剧场,看到的都是白头发的观众,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上演以来,他看到了更多年轻观众开始走进剧场,这是他最欣慰的地方。童薇薇对此颇有感慨:现代年轻观众其实并不排斥传统艺术,只不过传统戏曲真的不能再走“曲高和寡”的老路了。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