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元旦前夕,毛泽东发表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当新华社播音员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长篇电视剧《换了人间》的开篇时,画面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正走在咔咔作响的薄冰上,以凝重的神态研讨即将到来的胜利,以“如履薄冰”的心态谋划着如何坐天下这篇大文章。这一颇具匠心的历史画面不仅把观众代入那个年代,并迅速融入故事情景之中,而且以开门见山的形式展示了电视剧的主题:换了人间。在笔者看来,这是一部思想的精深、艺术的精湛、制作的精良的影视作品。
《换了人间》思想的精深表现为对1949年至1954年这一伟大转折时期历史主题与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年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沿着这一历史主题,剧作以国共和谈、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战役、上海金融大战、《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为着眼点,全面阐释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在军事、政治、经济、统战和秘密战线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绩。
《换了人间》艺术的精湛表现为既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尊重历史真实性,同时运用艺术的形式,创造性地塑造和表现了众多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内涵丰富的历史人物形象。尤其对毛泽东同志的塑造和展现,以细节的方式展示其性格的丰富性,如他在西柏坡吟诵《沁园春·雪》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突然降低了声调和放缓了节奏,他深吸了一口香烟,眉头紧锁,若有所思,目光严厉,神态坚定。以此展示了革命伟人对“共产党人坐天下这篇大文章”的忧患意识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此同时,毛泽东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一面在剧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他对小女儿李讷的舔犊深情与无限眷恋,饱含满满的父爱和家庭的温馨,对初从苏联回国已经不会说汉语女儿娇娇(李敏)的父女相认和紧紧拥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剧作既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伟人的雄韬大略与英雄气魄,同时也以细节的方式表达了作为血肉之躯的喜怒哀乐和人性之常的丰富与敏锐,诗意化地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来自人民并与人民同情共感的人民领袖形象。
《换了人间》制作的精良既展现在采用多种方式表现故事、烘托人物,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剧作。大转折的历史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也是一切反动派走向衰败和灭亡的历史。剧作以历史的、具体的形式表现他们的历史作用与行动过程。剧中,对蒋介石性格多面化的塑造与刻画,更加明确地展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败亡的必然性。诗化的语言、诗化的镜头语言叙述、诗化的人物塑造,进而推动故事的氛围,使之融为一体,用这样一种风格的定位,达到全剧的艺术高度。这也是该剧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重要原因。
(作者:闫立飞,系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