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
2017年年末,“佛系”一词在中国网络世界被广泛使用,殊不知,这个词汇来自于日本的“佛系男儿”。这个词汇让笔者不由得想到与之相反、曾闻名遐迩的“九州男儿”一词。
曾经的九州男儿
九州男儿何许人也?简单地说,就是男人中的男人,雄性气质高昂,就像高仓健在《追捕》中饰演的杜丘那样,强悍不屈、侠肝义胆、忍辱负重;或者如高仓健在《幸福的黄手帕》里饰演的勇作一样坚忍克制、吃苦耐劳、保护女性,当看到轻佻的花田钦欺负小川朱美时,勇作痛斥花田道:“你这副熊相也算是九州男儿吗?!”“看你今天做了什么好事!叽里呱啦地在她面前说个不停,还像一条狗似的硬抱住她,这难道是我们九州男儿所做的事吗?!”高仓健在中国登场,一时间中国掀起“寻找高仓健”“寻找男子汉”的热潮。
历史上九州地区的福冈男儿以好酒量、魁梧、天真纯朴闻名日本。作家岩下俊作则在他的小说《无法松的一生》中把九州男儿的粗鲁正派、好侠正义的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作品也因而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据说有一次,日本首相佐藤荣作遇到喜欢男扮女装的歌手泽田研二时,看到他留着长发、穿着粉红色上衣的打扮,忍不住忠告他:“既然你是男子汉,不妨多向粗线条作风的三船敏郎学习,像《无法松的一生》电影中的一样,勇敢敲着大鼓,不要老学娘娘腔的玩意儿。”
在九州的熊本县,有一个方言“肥後もっこす”(higomokkos)是用来描述熊本县县民、特别是男性的性格特征的,其内涵包括“富有正义感、坚定不妥协、有反叛精神、有强大的组织能力、顽固”等等。据说高知县的男性也很顽固,但是熊本县的男性与权威主义、事大主义、保守主义又不同,他们很注重忠与义的精神。东海大学的创始人松前重义就积极提倡“肥後もっこす”(higomokkos)这种精神。就是现在,在该大学的必修科目《现代文明论》中也写有“肥後もっこす”(higomokkos)的相关内容。
据说在属于九州的大分县和宫崎县,上述的九州男儿是很少见的。听说宫崎县的男儿竟然被叫作“用芋头的茎做成的木刀”,可见其空虚懦弱、华而不实了。不过,由于这两个县都隶属于九州,凭借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被冠以“九州男儿”的称呼,足够他们偷着高兴的了。
遗憾的是,十年前,笔者在日本所见的九州男儿要么如弱柳般羸弱无神,要么臃肿邋遢,没有了高仓健的冷峻和江口洋介的帅气,也不见七武士(《七武士》为黑泽明电影)的侠气仗义。
从草食系到女子系的盛行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结束了,越来越多的是安于现状的青年男子。连让这些男孩花费金钱和时间去与女孩儿约会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他们终结了那种必须由男方主动告白、男方主动付钱、男方主动求婚的老一辈的交往方式,在男女交往的任何环节上都喜欢AA制。这些男孩子与主动追求异性的上一辈不同,对投怀送抱的女生也彬彬有礼,跟喜欢的女生同居一室也能相安无事。日本女作家深泽真纪以为这样的男性属于新型男子汉的存在方式,捕捉到新时代男性特征的她于2006年创造了一个新词:“草食男”。
可以看出她使用这个词并非带有贬义,相反是有为这个群体辩护的意味的。在发现了他们对异性失去攻击力、恋爱力下降的同时,深泽洞悉到这个群体内心温和又有趣,自有一套与世界和平相处的价值观。
如果说2006年前后只是敏感的作家发现了“草食男”这样少量的“生物物种”的话,那么到了2009年,“草食男”“草食系男子”则成了流行语,并在当年日本的流行新语、流行语大奖赛中一举夺魁。有一位历经各种恋爱挫折的女性,最终选择与一位草食男结婚生子,她为了感谢这位草食男带给她的美好生活,特地撰写了一本名为《与草食男恋爱的话》的书,向想跟不会恋爱的草食男谈婚论嫁的女子传授恋爱指南,极力渲染草食男才是最好的伴侣。
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草食男,知识精英却很慌张,他们纷纷撰写《草食系男子的恋爱学》《与草食系男子交往说明书》等,告诉那些想跟草食男恋爱的女生,草食男在想些什么,他们会为哪些事情苦恼,为草食系男子的恋爱成功贡献秘藉。
可是,草食男真的像那些为他们焦虑的先辈们那样渴望恋爱成功吗?不,他们甚至连恋爱都不渴望!那之后的这些年里,日本男性在不断地加快“草食化”的速度,到了2013年,日语中又增添描绘男孩子的新词:“盐颜”。据说,盐颜系的男生生得五官清癯,皮肤白皙,穿的衣服颜色偏淡,是让人感觉随时就能写出一首诗的小帅哥。随着盐颜系男生进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女生举止的男生,于是他们被冠以“女子系”,特点是喜欢用化妆品和美颜用品,穿着利索清爽,总喜欢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喜欢自拍,他们最想要的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压力锅,还主动表现出婚后有包揽家务的愿望。2014年,一个叫原田曜平的人写了一本叫作《女子力男子》的书,作者采访的具有女子系特征的男孩儿认为这是社会的进化而非退化,社会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地持“应该像个男子汉”那样的单一价值观,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作者以为,女子系的男子或许象征了从单一的性别观和价值观中解放出来的多样化的存在。
日本佛系男孩儿不会昙花一现
九州男儿日益减少,草食男充斥亚文化的各个角落,接着内心女性化的草食系衍化到外观女性化的女子系,接着日本男性进一步衍化,变得凡事无欲无求,喜欢一个人待着,不去恋爱,于是2014年的日本又添新词:佛系男儿。当这个词出现之后,很多人认为它绝对不会昙花一现,因为日本开始进入低欲望社会,佛系男儿必将伴随着这种社会形态长期存在。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有些人气得干脆直呼那些佛系青年为“平成废物”!而有些杂志,如著名的女性杂志《Non-no》则在2014年的情人节推出专辑,去教女子如何倒追男子。文学界畅销书作家林真理子主动承担起使命,创作《野心的建议》,用自己没钱没貌没身材的切身经历鼓励佛系男儿,同时警告他们:“不思进取,是一种没有出路的不幸。”不过,不管怎么鼓舞,似乎也鼓舞不了摒弃各种欲望的佛系男儿。
这个词汇来到中国后,整个网络瞬间衍生出“佛系追星”“佛系过节”“佛系妈妈”“佛系恋爱”等系列新词;接着自诩佛系者又迅速招致各种嘲讽、挖苦和批评。有人把佛系男儿放到古来的犬儒主义和斯多葛主义的脉络里去阐释。犬儒主义和斯多葛主义都倡导清心寡欲、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拒绝物质与权力的诱惑,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然而犬儒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在当今的语境中已经不具有进步性。也有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适合佛系者生存的土壤,因为中国人始终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逻辑。
有趣的是,就在“佛系”一词在中国网络热传的2017年年末,英国的《牛津词典》公布了2017年年度最热词汇Youthquake——青年震荡,它正是“青年”和“震荡”的合成。据说是因为在去年的英国国会选举中,由于年轻人投票率激增,从而对保守党产生重大影响。牛津词典总裁卡斯珀·格拉思沃尔对这次的热词评选所作的说明是:我们基于证据和语言兴趣,选出“青年震荡”一词。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日渐加深的不安和疲惫感之际,这是一个少有的带着积极语调的政治词汇。
看来英国同样流行丧文化,“青年震荡”的现象只是偶发的、局部的,故而才值得关注和提倡。其实,何止是英国,佛系青年在德国变身“也许一代”,到了西班牙就是“没没一代”,在瑞典则被称为“冰壶一代”。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男性审美从九州男儿演变到佛系男孩儿,不禁让人唏嘘。而日本丧文化弥漫的深层原因,大抵离不开经济的低迷、阶层的固化、信息的泛滥和人际关系这些因素,青年一代在以自己的方式来对抗和缓解各种压力。至于中国的青年,在自黑和调侃的同时,大抵在勉力做事,积极面对生活,如今80后在各个领域傲视70后,90后又开始向80后发起挑战,长江后浪推前浪,代际颠覆总在进行,怎么可能不生机勃勃?
(作者:陈言,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