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家园】
●民艺是生活的艺术,民艺的创造里饱含深情。
●民艺是生活的美学,民艺造物活动是对生活之美的创造。
●民艺是生活的境界,民间的造物活动饱含着最朴实的工匠精神。
●民艺是生活的文化,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民族的灵魂。
《民艺》杂志创刊了,这是一本汇聚了海内外民间文艺界专家同仁期待的刊物,也凝聚了民间文艺界热心学人筹措论证的智慧。近百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学术和政策层面对民间文艺的关注从未间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守护中华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而民艺是重要的载体和纽带。
当前,民艺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不仅高校重视民艺学科建设,民艺馆、民艺研究机构加大了学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有志于民艺研究和传承实践的青年不断增多;而且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里,关于民艺的展览、影像记录,民艺与生活方式的探讨,以及民艺与文创、时尚产业的联系等也越来越多,“传统工艺振兴”更写入了国家发展规划。筹办一本《民艺》杂志,是社会对民艺的需要,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民众生活的需要。我们希望就此沟通学术,落地民生,在当代文声荟萃而见解繁茂的学术园地里,深耕一块民艺的土壤,承续古往今来涌动不息的民艺文脉,直面社会文化转型期里民间文化的问题和困局,探寻更新迭变的生活流里民艺永恒的生机,在回溯民艺传统、求解民艺现实、开拓民艺未来的过程中,续写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对于生活之美的追求。
民艺是生活的艺术,民艺的创造里饱含深情。呱呱坠地时母亲或外婆亲手缝制的虎头鞋、满月时亲友邻里的“百家衣”、年节窗棂上红火灵透的窗花、出嫁成家时的“十里红妆”,直到故去时尘土火光中纸马跃动化作薄烬轻烟,传统岁月里的一生,是民艺点染串联起的记忆、情谊和情结。人生一世,从一无所有走向一无所有,唯有这些温暖的亲情牵挂、生活的色彩气息、关于吉祥美好的期待,让人生不荒芜不寂寥。民艺这一最朴素的创造,无关财富,无关名利,在岁月轮转、季节交替、生活的行进与变更中带来温暖和慰藉。民艺维系的是一份亲情、乡情、民情,连结的是民族精神的根脉,是情感的脐带。当我们在标准化、流水线甚至拷贝“全球化”生活方式中感到失落乏味的时候,当数千年来萦绕在中国人心头的乡土乡愁被飞速行进的时代巨轮扰动得飘零难觅的时候,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民艺,需要承载、安放、传递生活里最朴素亲和的情谊。民艺,在今天有生活的土壤和情感的需求。
民艺是生活的期待,民艺的造物活动饱含人生最美好的希望和寄托。传统民艺与民风民俗相依存,是民间生活的有形载体,也获得了创生演化、认同共鸣的内涵的母体。当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被城市化的流动打破,当传统纹样形态里差序格局的基础逐渐被消解,当民间禁忌和祈望的仪式空间被现代生活观念和方式所冲淡,民艺必然面临演进与更新,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的永恒追求。天地万物,世事繁复,对于不可预知的敬畏、对于生活品质的期待,以及“歌者自歌”的欢愉,是一种恒常的存在。从古至今,我们的民族没有从彼岸世界寻求寄托,而是在现实生活里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吉祥文化符号、语言、器物维系对生活的寄托。民间百姓的生活总有艰辛,生命难免无常,生产劳作成为常态,在民艺的创造里续存的是生活的热情。世世代代勤劳质朴,热爱生活,我们的民族性格里没有阴郁和偏执,从不冷酷或狂妄,中华民艺的吉祥意蕴是民族心理的写照和表征。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孕育的是充满美好寄托和希望的民艺精神。如今,民艺的振兴发展也是为民族立心,为时代立言,让民族的优秀传统传承不息。
民艺是生活的美学,民艺造物活动是对生活之美的创造。民间的剪纸、皮影、年画、蜡染、家具陈设、日用器具、祭祠供品以及昔日农村染块布做身衣服的讲究、纺线织布绣花缝补的精巧,还有民艺民俗维系的民间礼仪,都是生活的品位,是生活的审美,是我们民间的美学观,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对美的集体记忆和创造。如今,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我们仍然需要传承这样的生活艺术和生活智慧,复兴文化的创造力,创作民间生活之美,实现民生的审美关怀。
民艺是生活的境界,民间的造物活动饱含着最朴实的工匠精神。从七千年前河姆渡时期干栏式建筑的卯榫发明和应用,先民的手工劳作就植根于对自然物性的发掘与尊重。民间造物中的工匠精神还有对传统经验、隐性知识、智慧积淀的吸纳与尊重,数千年不辍的传承离不开这样的精神与心理纽带。以至于精益求精、心无旁骛、运于大化而达到至高的境界,更是解牛之庖丁、承蜩之老人等民间匠人执着追求的境界。我们的文明要行之久远,离不开对这一精神内核的守护和传承。民艺,不仅有亲近自然的无心之美、辛勤劳作的质朴刚健,更有坚韧执着的审美追求,需要我们不断去认识、去发现、去弘扬和践行。
民艺是生活的文化,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中国的民艺不同于他国,不仅是一个民族多、地域广、历史悠久的国家积淀传习的产物,而且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经历了不同语境和作用力的构建,因此难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某种艺术观、工艺理念或哲学意义,并转而落实在当代生活空间里加以物化。民艺当前也仍然经历着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的冲击和改变,其间不乏边缘化的困境、存亡绝续的危机以及功利化开发导致的异化。要改变困局还需厘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正视民艺现状,找到动因所在,探索文化复兴之路。
《民艺》杂志是一方小小的园地。在这块学术阵地上,突出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文艺导向,通过民艺学术成果与工作经验交流,促进民间文艺繁荣发展。
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息,历史的图景渐渐远去,民艺的精神、民艺的情感、民艺的创造力依然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民艺的振兴发展将凝聚为民族情感的纽带,涵养民族的心神气度,彰显中华文化的气象与风范。我们期待在《民艺》杂志沃土的执着耕植间孕育文化的种子,续写民艺的希望!
(作者:潘鲁生,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