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为什么要上大学

    ——有感于《大学之路》

    作者:俞耕耘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0日 16版)

        《大学之路》 吴军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关于大学教育,我们平时更多讨论的是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就业率等数据指标。然而,在这些量化分析背后,一些本质问题常被忽视。比如,什么是大学?为何要读大学?它们涉及价值、存在和动机,不回答或者回答错,必然导致教育的盲目性。人民邮电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大学之路》一书,既是对大学教育的反思感悟和中西教育的比较研究,也是一本作者陪女儿遍访名校的出色游记。难得的是,本书从第一手经验出发,精准把握名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招生规则和精神内核。从而,作者可以纵横比较,发现优秀大学教育里的共性和特色。

        正如书名所谓“大学之路”,本书阐述的不仅是作者为女儿择校的走访之路,更是对“大学之道”的“追寻之路”。作者吴军认为,优秀的大学一定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研究的中心、新思想的发源地和学生的家园。这些描述听上去简单,但真能达到要求的学校寥若晨星。它们其实揭示了大学的功能意义,那就是激发学生潜能、加速科技进步、助推人类文明、提供情感联结。可以说,大学教育本来就应包含这样的态度、格局和目光。

        只有宏观上对大学有了“定位”,我们才能思考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教育到底能带来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获得感”。如果总结一下就是:与优秀的人同行。这个理由似乎并不像过上体面生活、实现阶层上升这类目的那么现实。然而,只有不急功近利,才更贴近大学本质,才有可能获得实利。在我看来,大学塑造的是一种“学习型人格”,它就像“动力机制”,决定你的人生波峰能有多高,人生轨迹能走多远。所以,“赢在起跑线”的说法是最大的教育误区。教育就像马拉松,起跑优势总是微弱的,成败在于你的续航能力——你能否一直在跑。

        “终生学习”的意识,远比学什么和怎么学更重要。在书中,作者介绍了纽曼式通才教育和洪堡式专才教育这两种理念。它们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培养方向不同。前者看重学识的广度和融汇,后者重视技能的精深和专业。成功的教育一定要有清晰的办学定位,是培养综合型的精英人才,还是输送实干型的技术专员?定位如果混淆不清,收效只会不伦不类,导致研究型大学成天想着就业率,格局太小;职业技能教育又眼高手低,没过硬技术。

        大学要培养学生在心底埋下“终生学习”的种子,在任何阶段、职业和环境下,都能萌发出惊人的动力。这都需要适宜的“土壤”:大学管理要回归“学生本位”,尊重教授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位置。作者吴军发现,中国学生和西方名校生的最大差异不在知识层面,而在态度、意识、心智和人格上。我们往往会把大学当驿站,毕业就像拿到“通关文牒”,与“学习生活”作别。从而,你会发现很多“半途而废的天才”,本来有成鹰的潜质,最后不过是枝头之鸟。

        优秀大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渴求、热忱、喜爱和专注。与更优秀的人同行,相互竞争吸引、碰撞交流,这既是学习平台,也是日后生涯里最长效的资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教育绝不应是短效输血,而是要让学生拥有强大的“造血系统”——塑造学习型人格。它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的高度统一,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作者:俞耕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