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如何破解学农大学生不爱农不务农困局

    ——沈阳农业大学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未来选择个人职业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张宜军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8日 07版)

        柴宇(左三)到农机合作社走访学生,做调查研究。张学军摄/光明图片

        郑志瑶正在指导农机作业。刘勇摄/光明图片

        适逢元宵节,柴宇为在农村实习的大学生带来了元宵,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张学军摄/光明图片

        郑志瑶(右二)与同学们一起下乡。刘勇摄/光明图片

        郑志瑶出生在抚顺农村,父母口挪肚攒供他上大学,谁知他在沈阳农业大学学了4年后,又背着行李,来到辽阳市大河南镇新光村,成为大学生技术入股落户乡村第一人。

        跳出“农门”,又回农村,父母无论如何也转不过这个弯。直到一年后,眼见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像郑志瑶一样,奔赴农村广阔天地,父母才领会儿子当初选择的意义。

        2017年,沈阳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11%,其中,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占80%以上。已有10余名大学生像郑志瑶一样,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600多人担任理事长助理。

        “农业虽然是一个弱势产业,但潜力巨大,还有比13亿人吃饭更大的需求和市场吗?”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说,我们希望年轻人选择有远见的生活方式,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乡村振兴战略是大学生的大机遇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上。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现实情况是,国内高校学农不爱农不务农现象非常普遍,学农大学生就业率低与县以下基层单位招不到人的矛盾长期存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柴宇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大学生择业时纠结于工作地点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纠结于工作单位是大机关、大企业还是事业单位,纠结于工资是2000元、3000元还是5000元,而忽略所应聘的岗位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匹配,忽略行业发展走势是否符合个人职业规划,忽略对当初报考大学时所树立的理想的坚持。

        “自国家大幅增加农机补贴以来,中国农机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内大量重工行业、汽车行业的人才迅速向农机领域聚集,国际知名的凯斯纽荷兰、爱科、久保田等企业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在与这些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普遍反映缺少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人才。”柴宇说,这恰恰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仅农机市场就有这么大的潜力,其他领域更是前景无限,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学农大学生的天大机遇。

        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始终坚持言传身教,鼓励引导大学生学专业,爱专业,立志从事专业,从学生入学就开展学农、爱农、献身农业的思想教育;到了大二、大三,学校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强化专业素质培养;临近就业时,再通过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

        仅工程学院一个单位,最近4年多时间就组织7200人次到农村实习调研,覆盖全国28个省市500余个县,与全国255个合作社对接,在1200个合作社建立观测点。

        以前学生不爱下乡参加社会实践,现在不仅学生尝到了甜头,家长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家在河南洛阳的张子婴放假不回家,被父亲介绍到新疆中国收获机厂实习;机制专业学生王一帆的妈妈帮儿子及8名同学联系了农机合作社,并利用年假与孩子们一道去调研。

    青年人要选择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郑志瑶与新光村的缘分,源于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出生于抚顺农村的他,眼见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日出而作”,家境却没有多大改善,农忙间隙,父母还需要到城里靠体力挣钱以补贴家用。农民的出路在哪,农村的出路在哪,农业的出路在哪?这3个问题时常盘旋在他的脑海。

        2014年暑假,郑志瑶来新光村做社会实践。进村后,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偏僻的村落,几位朴实的农民大哥因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使用了时下技术最前沿的农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郑志瑶兴奋得睡不着觉,在新光村他发现了中国农业的潜力,也找到了自己的职业落脚点。

        “小郑到村子后,村里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好奇。村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种稻子再也不用下田插秧了。”

        原来,2015年6月28日郑志瑶被新光村党支部书记金哲南开车接回村,当上新光农机合作社理事长;8月25日,郑志瑶在母校的帮助下,从韩国引进一套水稻薄膜直播设备,不仅让村民摆脱了下田插秧的繁重劳动,还实现了优质高产、绿色无公害生产。

        “利用水稻薄膜直播技术,村民只需把稻种粘在薄膜上,然后铺到地里,稻种就可以沿着薄膜预留的小口,在户外条件下自然生长。”郑志瑶告诉记者,覆膜直播,可省去水旋耕、放水晾田、育秧、插秧等用水环节,节水可达50%以上。成熟期可以提前8到10天,产量提高10%。

        杀虫不打药,网上卖大米,稻田认养,乡村旅游……在乡亲们的眼里,郑志瑶带来的变化还有很多。“大学生下乡,不能做水缸里的皮球,浮在水面上,要像树一样,把根扎在土里。”郑志瑶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结合在一起,青年人才有远大前程。”

        在郑志瑶的引领下,近两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又有10余名大学生走上农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岗位,担任理事长助理的学生高达600多名。顾帅的果园、马书新的山野菜合作社、祖恒旭的食用菌合作社、梁日鹏的植保作业服务队、张文耀的榛子合作社、刘志坚的农机服务合作社……这些由大学生领衔的创业实体,让沈阳农业大学学生成了享誉省内外的品牌。

        不少用人单位闻讯到学校“抢人”,其中包括农机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知名企业以及众多农村专业合作社。中联重科集团向学校下了100人的“订单”;沃得集团沈阳公司提出一年70人的用人指标;来自喀左、北票、大洼、海城、锦州、辽阳的20几个农机合作社集体到校招聘;昌图县27家专业合作社一次性聘请了102名学生担任理事长助理。昌图县盛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用7个字评价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务实、踏实、接地气。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理解这句话有两层意思。”沈阳农业大学校长刘广林说,一是教育不像工业那样可以批量生产整齐划一的产品,而必须因材施教;二是教育不能像工业品那样速成,而必须经过较为漫长的培育过程。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沈阳农业大学目前有两位院士,一位是培育出12个超级稻新品种的陈温福,另一个是北方节能型日光温室发明者李天来。两人从入校学习到毕业后出成果,都经历了二三十年时间。

        陈温福院士培育的新品种超级稻,产量大、米质优、商品率高,在稳定东北粮仓地位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仅在东北稻区就推广种植了1300多万亩,大面积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一般稻作增产20%,比2005年东北水稻平均单产高出75公斤以上,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我国增产稻谷13亿公斤以上。

        李天来院士研制发明的日光温室,在零下28℃的冬天,不用额外加温,就能栽花种菜。这项技术不但改变了我国北方居民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的饮食结构,还让百万农民有了旱涝保收的“钱匣子”,目前已推广到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加拿大、韩国、朝鲜、蒙古国等国,累计推广700多万亩,取得经济效益208亿元。

        “当今中国,农业是朝阳产业,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农业是未来不同阶段的目标。这是一个日新月异而又需要一定时日的壮丽事业。”刘广林说,作为农业大学的学生,要能够理解农业在21世纪的中国的战略地位,认识到涉农专业是报国之门,农村是用武之地,自觉把职业生涯与时代使命统一起来,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们在农村调研实习的真实情况,看看大学生在全国各地的“成长状态”,2017年年初,柴宇给自己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看望返乡开展社会实践的学生,指导并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1月7日至2月16日40天时间,7月14日至8月14日30天时间,他总共行程2.9万公里,跨越25个省、市、自治区看望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调研了80个农业合作社。

        调研的结果让柴宇感到十分欣慰。他说,大学生的加盟,为农村合作社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参与调研和实践的大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坚定了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农业的大翻身大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沈阳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迟维意不无自豪地说,“沈阳农业大学建校以来培养的13万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学生占到60%以上,他们大多成了基层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本报通讯员 张宜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