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回首来路漫漫 矢志不改初心

    ——青年记者赴上海、嘉兴追寻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本报记者 肖人夫 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8日 05版)

        南湖革命纪念馆前,观众手擎党旗合影留念。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阳摄/光明图片

        南湖革命纪念馆里的红船雕塑。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阳摄/光明图片

        81年前,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在上海活跃着一群青年记者,他们满怀爱国热情和新闻理想,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纵笔放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上海、浙江嘉兴,另一群新闻事业后来者走基层、瞻胜迹、温誓词,追寻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日前,为推动新闻战线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走转改”主题教育活动先后两次在上海、嘉兴开展。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等30余家新闻单位的青年编辑记者参加活动,接受了一次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新闻工作者职业初心的洗礼。

    1、兴业路上寻初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2017年11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的第二天,“走转改”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共一大会址启动,青年编辑记者们来到这一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寻找职业初心,聆听历史回响,重温入党誓词。

        这座巍然屹立于上海市兴业路上的石库门建筑,此时秋叶静美,瞻仰者络绎不绝。97年前,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人,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憧憬,从天南海北会聚于此,在这个法租界的幽静小院,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青色砖墙、红漆条桌、硬木方椅、四脚圆凳、雕花茶杯……一件件对照历史复原的展品陈列在眼前,镌刻着我们党梦想起航的精神密码,这里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展厅内,一件展品格外引人注目,那是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当年,译者陈望道为了做好翻译工作,在老家柴房里的泥地上铺几捆稻草当凳子,用板凳、铺板支起简陋的写字台。他一边全神贯注地翻译,一边吃母亲包的粽子,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还说味道很甜。中国纪检监察报社记者刘同华深有感触:“我们党从当年的艰难险阻中走来,无论披荆斩棘,还是阔步前行,从未将初心与使命忘却。看着历史遗迹,用心细细品读当年的场景,更觉得党的伟大。只有将自己投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的洪流中,才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在缅怀墙上,李大钊、邹韬奋、张思德、邱少云、王进喜、孔繁森……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名字,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从不同时空穿行而至;他们高举理想信仰的伟大旗帜,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汇聚成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内心十分激动,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豪和使命。在我们党成立初期,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时代的记者更应牢记初心,不忘使命,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报道。”人民日报社记者杨昊说。

    2、“青记”纪念馆里忆精神

        “前进,同志们!我们是青年记者,是文化的战斗兵。在这伟大的战斗之中,我们要用鲜血写出民族的雄姿,我们要用双手广播革命的火种……”

        走进位于上海市山西南路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以下简称“青记”)成立会址纪念馆,耳边传来激昂的《青年记者》之歌,大合唱伴着气势恢宏的钢琴声,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卷雪拍岸,仿佛让人回到那风起云涌的时代。

        “青记”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范长江等人发起,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作为中国新闻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青记”诞生在淞沪抗战的炮火硝烟中,活跃在抗日救亡最前线,从创办初期的二十余人发展到后来的两千多人、四十多个分会,影响了当时千千万万进步青年。

        1941年4月,国民党当局慑于“青记”的社会影响,下令查封总会,但“青记”分会从未停止活动,会员坚持“爱国、进步、责任、担当”的基本宗旨和使命,继续在不同岗位上进行斗争。尽管“青记”总会仅存在3年多时间,“青记”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为祖国为人民代言,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精彩的一页。2000年,国务院批复把“青记”的成立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2017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80周年前夕,“青记”成立会址纪念馆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青记”主要发起人范长江之子范苏苏说:“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身上那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同志之间肝胆相照、亲密无间的真诚友谊,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斗争而又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在“青记”成立会址纪念馆门口,众多青年编辑记者们驻足凝望着墙上的一段文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记者节前夕向新时期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默念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殷切期待,中国新闻社记者陈学颖激动地表示:“曾经,和我年龄相仿的记者前辈们以笔为枪,冒着枪林弹雨不畏艰险采访。比起当年烽火连天的艰苦条件,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或许都因安逸的生活环境,少了前辈们当年的那份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大力弘扬和学习‘青记’精神在当下尤为迫切。”

    3、南湖岸边瞻红船

        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被巡捕的袭扰打断,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进行。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编辑记者们来到南湖红船和革命纪念馆。

        彼时南湖阴雨绵绵,“一大”代表们悄然在此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刻南湖波光潋滟,编辑记者们在湖边驻足瞻仰,追忆革命历史。两个不同的时空,以红船为媒介,实现了精神的传递。

        离开红船,略走几步便是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于2006年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破土动工,并于2011年建党90周年前夕正式对外开放。基本展陈共三个楼面,以“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历史事件为核心,向前追溯至中国近代史,向后延伸至中国当代史。风起云涌的历史图景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展览再现了一个国家从危亡到复兴的命运转折,诉说了中国共产党的苦难与辉煌。站在今天回望,我们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当年红船上发生的一切,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人民日报社记者史一棋说。

        在展馆一面展墙的电子屏幕上,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引来众人围观。这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屏幕旁,“红船精神”引人注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再次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走出纪念馆,不少游客对着巨幅党旗宣读入党誓词,宣誓声在广场上回荡,呼应着革命原点的神圣。馆前石碑上“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发人深省。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记者曲长缨说:“作为党媒的记者,更要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在工作中保持不怕困难的勇气,坚守人民的情怀,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4、记者节后话使命

        81年前,烽火连天;81年后,河清海晏。

        2017年11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记者节”,也是中国记协的80周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为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加本次“走转改”活动的青年编辑记者们学习贺信精神后感到非常振奋。“作为党员,作为青年记者,我要向老党员、老记者们学习,坚守踏踏实实做新闻的初心。”解放军报社记者李茉表示,要保持好军报人忠诚、奉献、严谨、开拓的作风,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唯有此,才可以告慰历史,尊重理想,一往无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郭明说:“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党的新闻工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编辑记者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促进者。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基层,发现更多企业关注、工会关切、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以细腻的文字述说情怀,用笔忠实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工人日报社记者张千说。

        “能有幸在新时代见证和记录每天发生着的中国故事、‘三农’故事,是一名记者的荣幸。”农民日报社媒体融合与协调部副主任吴佩说,自己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人民情怀,努力做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的“三农”新闻工作者,为新时代的“三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船精神’和总书记的贺信让我认识到,做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讲政治、有信念,听党指挥,跟党走;守底线、把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深入基层,深接地气,用笔拥抱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记者郝天韵说。

        (本报记者 肖人夫 本报见习记者 李丹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