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望】
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以其激扬的革命热情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度,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文艺运动。李桦作为这场运动的先驱之一,不仅为中国版画的现代化奠定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也为新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近日,“桃李桦烛:李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版画作品、图像资料和李桦生前用具等多个角度进行呈现。借由此展,这位艺术先辈的辉煌一生也在观者眼前徐徐展开。
1907年,李桦出生于广州一户家道中落的商人家庭。由于幼年时期经常接触亲戚从香港带回的各种商品图录,李桦对图画产生了最初的兴趣。然而,家庭的经济压力迫使李桦不得不“少年当家”——15岁开始就在无线电台和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之间来回奔波,持续了4年半工半读的艰苦生活。在此期间,李桦亲历了北伐军誓师北上等历史事件,为其艺术思想埋下了伏笔。
受老师胡根天的影响,李桦高中毕业后就与同学结成青年艺术社,除定期举办作品展外,还以《广州民国日报》为思想阵地开展大量文艺写作和理论译介工作。1931年,李桦与新婚妻子梁益坚因“九·一八”事变从日本归国。两年后,妻子难产去世,个人的深重悲痛和对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反思,促使李桦拿起刻刀一边自我疗伤一边思考着未来的艺术道路。他在1934年举办了个人版画作品展并建立了现代版画会,同时《春郊小景集》这一纪念亡妻的木刻处女作,受到了鲁迅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从自习木刻到1936年鲁迅病逝,短短两年内,李桦已经率领广州现代版画会举办了18次版画展,出版了18集《现代版画》会刊,完成了包括《怒吼吧中国》《黎明》等在内的近百幅木刻作品,发表了50多篇艺术理论文章。如此惊人的工作量表明了李桦对于延续鲁迅新兴木刻精神、传播美术启蒙火种的坚定态度。6年后,徐悲鸿在《新民晚报》上撰文称35岁的李桦已是木刻界的“老前辈”,这是对他专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不仅如此,李桦还在8年抗日战争中自觉履行了知识分子投笔从戎的民族责任,以军官身份参与了开封、武汉等地的多场战役,根据战时版画物资紧缺的特殊情况,发展出颇具现实主义朴素风格的战地写生画和风景水墨画。1948年,刚被徐悲鸿聘请为国立北平艺专教师不久的李桦,一气呵成创作出“天桥人物”系列水墨画,再次受到徐悲鸿的赞誉。
从1946年褪去军装到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李桦迎来了个人艺术生涯中的另一个高峰。其木刻刀法的纯熟与画面戏剧氛围的张力,均在《怒潮》组画、《快把他扶进来》等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李桦的木刻创作从来都不局限于单一作品的经营,而是巧妙地将版画可以多量复制的特性,与当时此起彼伏的爱国主义活动紧密结合,创作专门的木刻传单在人群中散播,印证了鲁迅所主张的“当革命时,木刻之用最广”的论断。43岁之后,李桦将自己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余生,深深融进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书育人传统中,把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文化使命传递给一代又一代艺术学子,并由此辐射到全国各地的版画团体和业余作者中。通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版画”词条、编撰《中国版画年鉴》、成立中国版画家协会等多种学术形式,李桦实现了鲁迅对“旌旗蔽日的大军”这一未来版画家强大创作队伍的美好夙愿。
李桦的一生是跌宕而丰饶的一生。从早期爱好马蒂斯、毕加索的文艺青年,到以木刻为主要实践方式的艺术家、策展人、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始终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艺术的规律和创作的导向,实现人生的不断超越。
(作者:黄洋,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