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7日 星期日

    河南潢川:

    易地搬迁挪穷窝 多彩田园气象新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晏乾坤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7日 02版)

        一条条水泥马路宽阔整洁,一栋栋小别墅整齐划一,一个个居民笑颜如花……1月3日,记者走进河南省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看见这里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元旦以来,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二期工程正式启用,23户77名贫困群众喜迁新居,开启了幸福的新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世世代代感恩党”,踏进因病致贫的彭德军一家的新居,记者立刻被悬挂在北面客厅上的红色中堂牌匾所吸引。彭德军高兴地说,这中堂牌匾写出了我们搬迁贫困群众的共同心声。彭德军家有4口人,按照每人25平方米的标准,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外加一个小的单独庭院。政府服务很周到,不仅在房间里铺上了地板砖、刷上了仿瓷材料、安装了吊顶,而且还组建了异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当地企业为扶贫搬迁贫困户爱心捐款40万元,还为23户贫困户每家配备了沙发、茶几、床、电视机等,合计10600元。

        “拎包入住,一分钱也没掏,彩电、洗衣机、液化气、自来水样样都有。虽说生活在农村,生活却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我们一家老小做梦都不敢想,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彭德军说。连岗地处山岗,陵多田少,过去村民居住分散,“喊一声听得见,走起来要半天”,许多村民面临着“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适龄青年找对象难”等“五难”问题。就是因为这样,18年前,彭德军的父亲凑合给他盖了两层两间简易楼房,勉强娶上了媳妇,但还没住几年就出现多处裂缝,成了危房,他出外打工都担惊受怕。如今搬到新房住,出门就是水泥路,卫生室就在家门口,文化活动广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等设施一应俱全,彭德军现在可以安心在外打工了。

        此次安置点项目总投资452万元,建成面积1925平方米,实现了村有水泥路、动力电、自来水、电视、电话、卫生厕所、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村庄建设达到道路硬化、村容净化、“四旁”绿化、庭院美化、居室亮化的目标,大幅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

        为确保每个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该县还坚持把建设“多彩田园”项目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牛鼻子”,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乡贤帮扶作用,通过农旅“联姻”,用旅游的理念经营种植业,用景点的理念建设新农村,带动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促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让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的劳动力流动起来,让传统的文化活跃起来,将搬迁安置点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村,实现新房、新村、新景、新产业、新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依靠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投资,依靠产业投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晏乾坤)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