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7日 星期日

    敢为人先的中法关系

    ——访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

    作者: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7日 08版)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马克龙总统对华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对中法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前驻法国斯特拉斯堡总领事张国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五年,中法合作意愿强烈,贸易、科技、人文等领域交流越来越多,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法国在年轻的马克龙总统领导下也进入发展新阶段,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迈上新台阶。

        据悉,马克龙总统是2018年第一位到访中国的西方大国国家元首,也是十九大后第一位访华的欧洲大国领导人。“实际上,中法关系还有多项‘第一’,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和感情基础。”张国斌表示,众所周知,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此后,中法关系成为世界大国关系中的一对特殊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关系的前列——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展战略对话的西方大国。可以说,中法关系开创了大国良性互动的先河。

        “这体现出中法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这与两国相互理解与尊重,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常驻法国近12年的外交官,张国斌谈到了他对两国外交政策共性的看法。他认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共有禀赋。中国一直在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法国自戴高乐政府时期起便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于国际事务有着自己的判断,而非一味附和美国。中法两国都积极倡导和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这种相似的目标追求促使两国一次次接近,并且仍将是推动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的动力源。

        过去五年,这种高瞻远瞩集中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张国斌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破解当今经济治理的诸多难题,带动世界共同发展与繁荣。而法国国内目前改革任务较重,“一带一路”建设为其提供了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问题的好机遇。法国人很认同古丝绸之路,一开始对“一带一路”这项宏大的新倡议感到陌生很正常,在了解到“一带一路”是受古丝绸之路启发,唤醒古丝绸之路合作精神后,在看到“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带来的红利后,法国知识界、科技界、企业界等逐渐对其增加了认同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法两国需要真诚的合作,既可以深化航空、核能、航天、汽车等传统领域合作,又可以打造农业食品、节能环保、金融、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新领域合作新亮点,还可以共同开拓非洲等第三方市场,实现多赢。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年轻的马克龙总统具有战略眼光和世界视野,对“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此次访华期间,有一站就选择了西安,这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选择西安参观访问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中法两国都是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伟大国度,应在人文交流方面浓墨重彩。”张国斌指出,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中法人文交流还有多项“第一”: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互办文化年、互设文化中心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青年交流的西方大国,等等。“我现在每年都要做几十场介绍中法文化的讲座,深切感受到两国人文交流推动着中法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拉近了两国民众心与心的距离,这是中法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除了经贸、人文交流领域外,中法还需要挖掘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潜力。对于现今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和反区域一体化思潮的兴起,相关大国需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张国斌认为,中法两国对推动欧洲一体化,维护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改善全球治理等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有着诸多共识。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个是复兴的东方大国,另一个是传统的西方大国,健康和谐的两国关系对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两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合作已经带来了示范效应。2015年底法国主办巴黎气候大会,在中国的全力支持和其他缔约国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巴黎气候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力量。

        张国斌表示,带着两国人民的美好回忆和深化中法关系的真诚愿望,即将到来的马克龙的中国之行值得期待,相信此访将推动中法关系实现新的发展。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