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

    京剧小生: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收徒说起

    作者:傅谨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6日 05版)

        叶少兰与张火丁演出《白蛇传》剧照。

        【文艺观潮】

        前不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收京剧界的八位中青年才俊为徒。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拜师活动,堪称史上最盛大与隆重的京剧拜师仪式,既彰显了业内人士对这一盛典的高度关注,当然也体现了叶少兰先生的地位与影响。

        叶少兰先生一直是因为他在京剧表演艺术领域内的成就广为人知的。如果要论叶少兰在京剧小生艺术方面的造诣,我不方便把他与京剧历史上的前辈艺术家、包括乃父相较高下,但是要论在京剧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叶少兰早就已经超越所有小生行当的先辈。在京剧近两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到了叶少兰,小生行当的代表人物才得以登上京剧艺术之巅。他无疑为这个京剧世家交了一份足以让前辈满意的答卷;不过,我们不能忘记叶家在京剧教育领域曾经有过的辉煌,这份辉煌后人如何接续,恐怕并不比接续艺术之路容易。

        叶少兰先生是在京剧世家里成长起来的,但是他的家世与其他京剧世家略有不同。从谭志道、谭鑫培以来谭家七代传承,从梅巧玲、梅兰芳到梅葆玖也是四代名伶,但叶家第一位对京剧作出杰出贡献的不是表演艺术名家,而是兴办了大名鼎鼎的富连成科班并担任班主三十年之久的叶春善。富连成培养了无数名角,其中就包括叶春善自己的两位儿子——分别在小生行和武丑行领袖群伦的叶盛兰、叶盛章。他们以小生与武丑生行当挑班唱戏,对京剧艺术的发展自然有极大的贡献,但是其声名并不能说盖过了父亲叶春善。所以要论叶家在京剧行的地位,京剧教育方面的成就影响,实不下于京剧表演艺术领域。因此,出生于京剧世家的叶少兰先生肩上的担子比一般的世家子弟更重,他的家学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年过七旬的叶少兰先生毅然挑起了这两副担子。这次收徒,就是他承担培养当代京剧小生人才之责任的实际行动。

        京剧表演艺术在晚近数十年间曾几度呈现全面式微之态,尤其是在十年动乱时期。从新世纪以来京剧全面复苏到各行当水平日渐恢复,一方面固然是政策的有效引领,另一方面还有赖于京剧各行当领军人物的自觉担当。从小生行当的现状看,叶少兰先生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更无法替代的。民国年间的小生三大家,目前只有叶派一枝独秀,主要就是因为有叶少兰。众所周知,在民国中后期,叶盛兰先生就已经是小生界的翘楚,通常人们认为,在京剧界的名小生里,叶盛兰和姜妙香各有所长,而兼演京昆的俞振飞,则是另一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大家。作为叶盛兰先生的公子,叶少兰先生责无旁贷地成为父亲叶盛兰的艺术继承人,并且发挥了他最具优势的先天条件,让叶盛兰精湛的艺术后继有人,并且得以仍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他率领叶派众多名家,撑起了京剧小生行的今天。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晚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小生行的发展道路是十分坎坷崎岖的。传统文化曾经面临重重危机,但小生行当的危机尤其突出。京剧和戏曲的丑行也曾经受到质疑,但针对丑行的质疑,仅涉及用丑行表现某一类人物(如底层劳动人民)是否适宜,而针对小生行的质疑,则广泛涉及所有近代以来的题材的作品。小生行的遭遇是典型的政治与艺术互相缠绕的结果,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小生的假嗓。假嗓的灵活运用曾经是小生行的发声方法中最能展现其魅力的特点,却恰恰因此引起诸多争议。京剧小生经过特定艺术化处理的、特殊的演唱和念白方式,因为和实际生活中男性的声线不相吻合,在西方写实主义戏剧理论占据统治地位的年代,被认为不适宜于表现当代戏剧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于是,在长达数十年时间里,除传统戏的演出之外,包括叶少兰先生在内的那些优秀小生演员或者被边缘化,或者不得不自动放弃原有的鲜明特色,向其他行当的发声方法靠拢。这些纷争直接导致了小生行的萎缩,使之在整体上一直受到压抑,在最困难的时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因而相比起京剧的其他行当,小生行的境况实最为艰难,表现在京剧人才培养上,小生的传承情况最不容乐观。

        正因为小生行在晚近的发展道路上有过这些重大挫折,要接续其艺术脉络,就显得更为急迫,也更为艰难。近年来,因为有全国各地京剧院团的优秀小生演员不同程度的努力和贡献,京剧小生的人才断层现象有了明显缓解,但是恐怕还不能说已经完全步入了正常轨道,更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对此叶少兰先生是有清醒认识的,他也一定早有思考。我觉得这次集中收徒就是他思考的结果,体现了叶少兰先生在京剧小生行当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战略性的安排。在更具体的层面,毕竟此次拜师的学生多在京剧舞台上有一定成就,甚至具备了挑班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培养道路,实与叶家祖上开办富连成时所培养的人才有所不同。叶少兰先生要做的不是一般的教戏,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已有的成绩和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发掘其潜力,争取让这批学生里涌现出一位甚至几位有能力接过叶少兰先生手里的大旗的名家。

        叶少兰先生早就已经桃李满天下,除了多年来教授的学生之外,此次收徒有更重要的意义,我觉得他是把他对京剧尤其是小生行当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一代中青年优秀演员身上,因此收徒的范围不止于北京,还广至全国各地;既包括专业演员,也重视票友。他意识到只有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只有倾注比其他行当的领军人物更高的热情与更多精神,有更大的力度,京剧小生艺术才能重现历史的辉煌。

        京剧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要抓住机遇,还需要决心、定力及正确有效的举措。京剧小生行的重新兴盛,在叶少兰先生的率领下固然是可以预期的,然而坦率地说,京剧小生的发展仍然面临不易突破的瓶颈。历史地看,京剧各不同行当的地位与影响力就有明显差异,背后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不同行当及其代表性表演艺术家在表现力与表达空间上所达到的不同的高度。叶盛兰先生一代尽管把京剧小生艺术推上了艺术的新台阶,然而他们一代所遭遇的最大的难题,即现实题材的表现,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我们不能假装这个问题不存在,也没有必要把它看成无法跨越的天堑。因而,如果说对叶少兰先生及其学生们还有所希望的话,我所期待的就是叶门师徒在努力继承京剧小生艺术的优秀传统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艺术上的相互切磋、协同研究,找到更易于为当代观众普遍接受的表现方法,让京剧小生在现实题材新剧目创作中充分发挥作用,让京剧小生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傅谨,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