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3日 星期三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上海高校全员参与共绘育人“同心圆”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3日 08版)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一门叫作“中外时文选读”的课程受到学生热追。这门外语精读课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袂备课、上课。在这个课堂上,外语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认知工具;课程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外语能力,更体现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上。

        在上海,“中外时文选读”这样的课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课程思政”。以课程思政为载体,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全员参与共绘育人“同心圆”,成为全国学习的“上海经验”。

    构建三位一体育人“同心圆”

        上海的“课程思政”改革理念,强调360度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骨干、专业课程为支撑的三位一体育人“同心圆”。

        在具体推进上,实现3个全覆盖,即: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每所学校至少选取1门以上课程开展试点;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每所学校至少选取两门以上专业课程开展试点。依据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需求和特点,实行分层、分级、分类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三百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一千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圈层效应。这样的思政课程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每一间教室,真正产生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017年6月22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教育部认为,上海“课程思政”为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党政“一把手”站上思政讲台

        上海海事大学开设的“走向深蓝”“大国航路”两门“中国系列”课程,首讲人分别是党委书记金永兴和校长黄有方。2017年,党政“一把手”上讲台授课,已成为上海高校的新常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与教师们集体备课,并走上讲台,为学生上大课、讲大势、传大道,极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们参与打造的主要是“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每一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都立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本校的专业学科优势,比如,复旦大学推出“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华东理工大学推出“绿色中国”,东华大学推出“锦绣中国”,上海大学推出“大国方略”,华东政法大学推出“法治中国”……目前,各高校60多门“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同频共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立足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回应大学生现实关怀,在教师、教材、教法三个关键要素上大胆创新,课程受到学生欢迎。例如,在师资方面探索形成了跨越专业、学科交叉的“特聘教授”制度,教学团队成员包括上海市党政负责人、教育部门负责人、高校书记校长以及校内外教学名师,借助“名人效应”大大提升了“课程思政”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树立起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的良好口碑,产生良性循环。

    促进教师既教书又育人

        一段时间以来,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主要停留在柔性倡导和要求上,缺乏规范性指导和可抓可查的制度安排。对此,上海着力在制度、评价建设上下功夫,使其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支撑,固化为现代大学制度内的组成部分。

        以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抓手,落实育人价值导向。自2014年起,上海每年投入近5亿元专项经费,实施市属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激励全体教授为本科生主讲专业基础课程。在实施教学激励计划过程中,上海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据此作为是否继续给予支持及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为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提供了重要抓手。

        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对此,上海构建了市、校两级有机联动的培训体系,市级层面负责研制培训方案、开发培训教材,对专业课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各校参照市级培训方案,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分类开展针对性校本研修与培训,为课程思政全面推广提供核心支撑。

        着力建设符合思政课建设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考评机制。上海“课程思政”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做法:明确市、校、院三级主体责任,明确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构建三级联动机制;逐步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强化课程大纲与教案的审查、认真履行听课制度。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