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陕西白水:资产托管走出扶贫新路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王奇戈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31日 07版)

        脱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陕西省白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全县栽植果园面积达55万亩。如何依托苹果这一主导产业走出扶贫新路子、带动农户奔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白水县探索出的产业托管模式立竿见影,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今年60岁的薛世民,自己和儿子身有残疾,老伴儿身体也不好,是白水县尧禾镇薛圪崂村的贫困户,家里收入就指望四亩老果园。薛世民家的情况引起县里的重视。美华果业公司与老人签订合同,以全托方式,帮助老薛全权打理果园,秋收时节,再以高出市场0.1至0.2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美华果业接管之后,对果园进行了改造,一年多下来,苹果优果率大幅提升,收入也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2.3万元。而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技术的果农,白水县采取半托方式,由企业提供技术、农资等支持,果农按照企业的标准化要求,统一进行施肥、修剪,农资化肥享受与全托形式同样的优惠。

        据悉,扶贫攻坚以来,白水县针对无劳动能力、无资金的兜底保障贫困户,通过企业托管技术管理、生产资料投入、劳动能力投入和政策补助,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为了提高果农的参与热情,白水县还探索出了反托这一托管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全权管理,企业负责种植计划、生产管理、果品销售,并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出保底收益;农户则负责生产环节,企业按耕种面积向农户支付土地租金和劳务工资;苹果销售后,如果高于保底收益,企业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户进行分红。

        薛少峰是尧禾镇薛圪崂村一组村民,今年39岁,全家三口人,家里有果园1.7亩。前些年,他一直在外打工,除去各种消费,一年下来攒不了几个钱。2015年,他回到家中专心打理果园。“我果园少,就通过反托形式,按月从企业领取工资。”薛少峰笑着告诉记者,反托一年,他家的苹果卖了1.4万元,工资收入2万元,公司分红拿到1000元,可谓一举四得,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除了全托、半托、反托模式,为保护果农利益,白水县还鼓励果农以产品入股的模式进行托管。如果当季苹果价格过低,果农可将苹果以保护价入股企业代销,出售后企业除发付果农保护价全款外,果农还可享受盈余分红。目前,白水县已有3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63个贫困村进行了产业扶贫对接。其中涉及108户贫困户的590亩果园,自托管以来,每亩平均增收800元。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王奇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