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我的祖父李大钊从容地走上刑场慷慨就义。他的牺牲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和长久的反响,成为多少政治、历史、思想、文学、艺术的题材。90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里观看北大的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到了先烈高大的形象,也感受到了在座青年学子们内心的震颤。
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危机重重。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变法、革命之后是窃取、出卖和血腥镇压。中国人的出路在哪里?无边迷茫中,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先生与他的战友、学生唤醒知识界、唤醒劳工、唤醒社会,向旧世界挑战。他预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本质上,先生与黑暗势力是水火不能相容的死敌,他的牺牲是一种必然。对于反动军阀的凶恶残暴,他不抱幻想,而是高高举起极其弱小的星星之火。就这样,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启蒙者和殉道者。
大钊先生讲:“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面对生死的考验,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民族的独立和劳工大众的解放,先生大义凛然,首先登上绞刑架。
音乐剧中最令人难忘的正是走上绞刑架的那一幕——巨大的绞索赫然在目,令人心惊,剧情一步一步地催促着死亡降临!越来越沉重的黑暗里,大钊先生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鲜亮。在最终的爆发中,先烈泰然走向绞索,气贯长虹,全剧戛然而止,但是战斗的歌声、生命的歌声久久震荡回响。
大钊先生生性沉稳厚重,内心却充满忠贞质朴的爱。音乐剧的编导在河北乐亭的先生家乡探访,受到故居窗前丁香花的触动,于是有了剧中最优美的一段歌曲——与夫人赵纫兰合唱的《紫丁香》。我的祖母赵纫兰不仅是贤妻良母,更是勇敢坚定的革命者,病逝于安葬丈夫后的“五七”忌日。1936年6月,她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歌声中,满台鲜花霎时盛开,爱情的美好令人遐想、回味。
先生爱妻子爱孩子、爱同志爱朋友、爱乡亲爱同胞、爱劳工爱大众,他尤其爱学生、爱青年、爱生活。他号召年轻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这是多么豪迈的热血青春!满怀人道和博爱,大钊先生忠诚于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以改造中国为理想,创建生机勃发的青春之宇宙。他的一生昭示了青春的无限价值。
青春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生命力之蓬勃,而在人的一生中这段最美好的时期,心怀伟大的信仰,对真理孜孜以求,更是令青春辉煌、灿烂!1918年,当北京大学一位年轻学者发表自己的信仰时,谁能预料中国甚至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而这一段38岁的青春也光耀青史。
《大钊先生》是一部年轻人的戏,青春激扬,充满了对中国革命伟大先驱的敬意,弘扬了为真理而牺牲的崇高品德,这是一首信仰和青春的颂歌。今天,当我置身于美丽宁静的燕园,坐在充满朝气的青年人中间观看这部关于祖父的音乐剧,不禁感慨万千。90年过去了,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应不忘初心,将先烈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播下去,使青春在新时代里更加辉煌!
(作者:李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