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城市创新的鲜活实践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9日 12版)

        座座桥梁连起两江三镇,武汉市民出行更为便捷。光明图片

        “二十件大事”,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武汉的创新实践,生动阐释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记者从“二十件大事”中选择五件,以斑窥豹,看武汉是如何啃“硬骨头”的。

    向“新衙门作风”宣战,打响2017年全年工作“第一枪”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但服务不到位、进取不积极、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的“新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显现出来。2017年年初,武汉市委、市政府以反对“新衙门作风”作为全年各项工作的开门炮、发令枪,组织了作风巡查,进行“三办”改革,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选任狮子型干部……这一系列的举措强有力地推进了武汉作风建设,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密切了干群关系,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频频点赞。武汉率先向“新衙门作风”宣战,网络投票总数为548340,排在第六位。

        党风政风监督志愿者彭涛,前不久在市民之家公积金管理中心窗口办理公积金余额冲抵贷款本金。工作人员通过他的身份证帮其查询了公积金余额,并利用网上办公平台,只花了3分钟就为他办好了冲抵事项。“什么是好的作风?与民共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鹤认为,小事能不能解决,一样关乎市民的满意度,通过小事也能看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情怀。

        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情”,是武汉“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的关键。今年3月,武汉市“三办”率先在东湖高新区试点。该区发布首批378项“三办”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表单之外无要件”,企业和群众获得极佳办事体验。7月,“三办”在全市推开。11月27日,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发布进一步深化“三办”改革意见,提出八条新的“三办”改革举措。其中提到将逐一推出“零证明”“零证照”“零跑腿”事项清单和办事流程,不断拓展“三个零”审批模式覆盖范围。

        如今,武汉市民越来越感受到,机关作风在转变,不只是“门难进、脸难看”少了,“吃拿卡要”的少了,更多的是“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少了,“不贪不占也不干”的也少了。

    “校友资智回汉”+“大学生留汉”,善挖用足独特的潜在发展优势

        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近百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最多时达130多万,校友遍布全球。如何把校友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武汉发展优势?

        2月28日,武汉启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邀约全球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助推武汉赶超发展。一批知名校友热烈响应,“回武汉”成为潮流。5月26日,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成立,统筹在汉高校校友的组织、协调、联络等工作,让校友资源不断向武汉聚集。2017年,4500多名优秀校友先后来汉,带来了人气、资本流、项目流,创造了13014亿元的签约投资,签约额超过武汉市招商引资总额的一半。据了解,截至12月19日,武汉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2.5亿美元,项目签约总额达250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1.4%、13.2%、578%。

        “武汉校友经济不再只是一种现象,而将成为新时代热点经济的新模式。”武汉大学校友会秘书长蹇宏认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带来了四个效果:一是校友能够在武汉生根发芽、开花、成功;二是母校能够得到报效、发展;三是武汉在复兴征程上阔步向前;四是市民受惠。现在,武汉校友资智回汉已然从自发走向了自觉。

        大学生创新能力强、消费潜力大,是城市的希望、城市的未来。为留住大学生,武汉不断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富有开创性地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建设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推动武汉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揭晓当晚,“大学生落户住房收入三大新政策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高居第四位,获得556008票。市民对这个创举的认同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九桥一隧一路”取消ETC收费,破解市民过江之困

        “过江的8块钱,让我觉得武昌就好像是另外一座城市。”家住汉口的市民张颢说。不少武汉市民由于工作场所与住所不在一镇,为长江、汉江所隔,往往面临着过江上班要交钱、过江回家要交钱的境况。

        武汉“九桥一隧一路”ETC收费,是根据车辆重量、类型和载客量的不同,单次收费从8元至40元不等,年优惠票从2100元至10500元不等,出租车年定额费标准为500元。据武汉市城市路桥收费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7月启动ETC收费以来,截至2016年6月,6年间武汉ETC共征收车辆通行费49.17亿元。

        9月12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停止征收武汉市“九桥一隧一路”ETC车辆通行费,并妥善处理退款、追款事宜。“刚刚在网上看到的时候,左邻右舍都来问我,我也不敢相信,怕是谣言,怕搞错了。后来在新闻媒体上看到了,我觉得是真的。说个实话,取消ETC,不仅为武汉市民一年节约了2000多元钱,还让市民走出自己的小家,走进大家。”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取消ETC收费之后会直接减少过江车主的支出,客观上起到了增收的效果,减轻物流运输行业负担,拓宽企业利润空间。此外,随着武汉过江通道越来越多,取消ETC收费,交通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武汉“九桥一隧一路”取消ETC收费,网络得票总数高达560749票,位列第三位,是市民喜悦心情的真实流露。

    “四水共治”浓墨重彩,做好武汉水文章

        由于地形、气候及城市建设等原因,以往每到六七月暴雨时节,武汉常常会出现水漫街道的现象:在石阶上看“瀑布”,在低洼处看“海”,在马路上看公交车司机驾驶“冲锋舟”……洪水、涝水、污水问题交织。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水优势是城市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出要利用水资源、优化水空间、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弘扬水文化。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将武汉打造为“滨水生态绿城”。

        今年汛期前,以江南泵站为代表的16项重点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排涝能力提升50%。截至11月17日,全市“四水共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0.7%,超时序进度2.15个百分点,138项去年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全部完工,11个黑臭水体治理率先完成。2017年6月,东湖国控点水质情况发布,水质整体转变为可供游泳的Ⅲ类、部分子湖达到可作为饮用水源的Ⅱ类标准,实现40年来最佳。

        “每当踏上东湖绿道,我的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西桥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说。

        治水、兴水、亲水,武汉致力于做足做好水文章。山水形胜的武汉,是徐徐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武汉图卷。

    入选“设计之都”,武汉诠释“老城新生”

        11月1日,武汉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设计之都”成为武汉首个世界级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所包含的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等7个领域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项。武汉获批前,全球只有22个城市成为“设计之都”。

        设计让城市和生活更美好。承载武汉独特文化内涵的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辛亥红楼、八七会议会址、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无不让市民感悟到厚重的历史底蕴,体认到肩负的民族复兴重任;入选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的东湖绿道,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了休闲好去处。规划设计中的长江新城、武汉长江主轴,着力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入选“设计之都”不是终点,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是武汉全新的起点。目前武汉的文化创意产业GDP占比还较低,截至2016年为7.47%,而深圳、上海、北京3个“设计之都”的相关占比均超过10%,芬兰“设计之都”赫尔辛基更达到20%。

        武汉市设计产业促进办公室负责人汪普查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武汉历史文化景观保护方面的合作,将武汉建成长江沿岸的创意城市示范区;与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合作,开展共同设计;建设一批示范性创意社区、创意城市示范区,让设计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回归到“设计为人”,给居民带来幸福感。

        (本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