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筑高未来社会道德的底线

    作者:刘博超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28日 13版)

        【短评】

        2017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与性取向、种族与文化差异等遭受欺凌。而近些年,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及其治理在我国也受到普遍关注。《治理方案》的出台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依法治校的最新举措。

        玩笑嬉闹还是暴力欺凌,校园欺凌的界定有着不少困难。进一步是凌侮,退一步是打闹,面对无从着迹的是非,学校、家长多以无伤大雅视之。可是,随着孩子长大,不必管慢慢就会变成不敢管、管不了。祸患常积于忽微,近来多起社会暴力犯罪事件背后都有着暴力欺凌的影子。受欺凌者留下身心创伤阴影、欺凌者形成膨胀扭曲的自我,目击者惶恐无力而不安。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朴素的世界观里也有善恶的萌芽,在校园这个具体而微的社会里,学生如何看待尊严与生命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

        因此,《治理方案》既是加强法制教育的具体指导,也是在筑高未来社会道德的底线。在家庭、在校园,成人是孩子的立法者,阻住中小学生恃强凌弱、褊狭冷酷的苗头,践行和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博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